佛甲寺(靈光)(불갑사(영광))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佛甲寺(靈光)(불갑사(영광))

佛甲寺(靈光)(불갑사(영광))

16.5 Km    11461     2021-03-26

全羅南道靈光郡佛甲面佛甲寺路450

位於佛甲山(516m) 山麓的佛甲寺為百濟枕流王(西元384年)時,隨著印度僧侶摩羅難陀尊者的到來,所建造的第一座佛法道場,故取其第一之意,命名為佛甲寺。此外,靈光的「法聖浦」 亦是聖人取法而來的渡口,故將其從「阿無浦」以及「芙蓉浦」改名而來。登上自然形成的石階後,一眼就可看見天王門內的木造四大天王。據說此四座天王像是朝鮮中期的作品,且原本位於全羅北道興德的道詵國師所創建的緣起寺內, 直至高宗7年時,雪竇禪師重修佛甲寺後,才從荒廢的緣起寺遷移至此。

一進到佛甲寺內,最先看到的便是在一柱門周圍形成的茂密的天然樹林,接著便是佛甲寺的各個文化財中,最顯眼的佛甲寺大雄殿(寶物第830號)。佛甲寺大雄殿為正面3間、側面3間的歇山頂建築,因其未上丹青,故更添加了古樸的風貌。

在佛甲寺共有萬歲樓、冥府殿、一光堂、捌相殿、七星閣、 香爐殿以及尞舍齋。沿著寺外的小路而上,便能看到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112號的大樟樹。樟樹的公花與母花在10月以及11月時會各自在不同的樹上綻放,故10月時可以看到紅色的果實與樟樹花一同形成的美景。

而佛甲寺也是秋天的賞楓名勝之一。秋天時,欣賞佛甲寺前的小路上方的水池前的山谷與山坡上被染紅的楓葉,可是秋遊佛甲寺的重點。沿著水池左側的小路前進,便可抵達冬柏谷,遊客可以一邊漫步於小徑上,順道欣賞一路上的風景。若是體力與時間許可,遊客也可經過冬柏谷,再至Gusu峙、海佛庵,最後到達佛甲山的頂端──蓮實峰(海拔高度516m)。在山頂上所看到的山勢就像是將佛甲寺層層包圍的蓮花花瓣,就算不是賞楓季節也相當值得一來。

靈光內山書院(영광 내산서원)

靈光內山書院(영광 내산서원)

17.0 Km    5704     2014-12-21

全羅南道靈光郡佛甲面姜沆路101

全羅南道紀念物第28號的內山書院,位於全羅南道靈光郡佛甲面,為供奉朝鮮時代中期學者兼義兵將‘姜沆’的書院。

圓佛敎靈山聖地(원불교영산성지)

圓佛敎靈山聖地(원불교영산성지)

17.6 Km    14028     2014-09-15

全羅南道靈光郡白岫邑聖地路1357
+82-61-352-6344

位於全羅南道靈光郡白岫邑吉龍里的圓佛教靈山聖地,是少太山(朴重彬)創立的圓佛教聖地。圓佛教是少太山朴重彬所創的新佛教,據說在世界各地有500多間佛堂與100萬名信徒。可以在這裡看到大宗師的生家,以及祈禱的sampat齋、庭院石等,上午9時起至下午6時開放參觀,內部有圓佛教從創立發展至今的影像與說明。

兜率庵(高敞)(도솔암(고창))

兜率庵(高敞)(도솔암(고창))

18.1 Km    21013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高敞郡雅山面兜率街294
+82-63-564-2861

位於全羅北道高敞郡雅山面三仁里的兜率庵,是禪雲山(又名兜率山)禪雲寺附近的佛庵,與禪雲寺皆為百濟時代(BC18~660)創建的佛教寺院。

禪雲山雖然海拔不高,因火山作用之故,形成有著巨大岩石的垂直岩壁,山峰處處皆有奇岩怪石,自然景觀相當秀麗。優越的景致也吸引眾人遊客前來造訪。而座落於峭壁絕景間的兜率庵,寺院內有兩間僧侶寮舍,後面的山路上方則為羅漢殿(文化財資料第110號),由右側順著層層石階拾級而上,則可見到建於岩壁之上的兜率天內院宮(文化財資料第125號)。

特別的是在兜率庵西邊岩壁七松臺處,還有高13m、寬3m的巨大磨崖佛坐像(寶物第1200號),於兜率庵內院宮內還供奉著金銅地藏菩薩坐像(寶物第280號),妥善保留高麗時代(918∼1392)後期佛像的樣貌,整座佛像優雅而精致,可謂當時最高的傑作。

護城林公園(숲쟁이공원)

護城林公園(숲쟁이공원)

18.3 Km    0     2024-02-20

全羅南道靈光郡法聖面百濟文化路67

與法聖浦歷史息息相關的公園,護城林是指環繞在城周圍的樹林,為朝鮮時代用於保護水軍基地「法聖津城」的闊葉樹林,長久以來發揮著保護法聖浦與村莊的防風林作用,走在花草樹木叢生的步道上可欣賞浦口的優美風景。每當6月舉辦法聖浦端午祭時,遊客絡繹不絕。

龍泉寺石蒜公園(용천사 꽃무릇공원)

龍泉寺石蒜公園(용천사 꽃무릇공원)

18.4 Km    29011     2024-02-20

全羅南道咸平郡海保面龍泉寺街209

擁有石蒜生態群落的公園。石蒜自8月底開始開花,每逢秋天,不僅是龍泉寺,就連寺廟下方的公園與廣巖水庫,整片山地都被染成一片豔紅。花朵盛開的9月中旬舉行當地慶典「石蒜節」,為遊客與當地居民舉行各種活動。

龍泉寺(咸平)(용천사(함평))

龍泉寺(咸平)(용천사(함평))

18.4 Km    8209     2022-11-11

全羅南道咸平郡海保面龍泉寺街209

龍泉寺為大韓佛教曹溪宗第18 敎區白羊寺本寺的分寺,是於600年(百濟武王1) 所建立,其寺名則是從大雄殿的階梯下的名為龍泉的泉水而來。據說龍泉與黃海相通,甚至還有在此居住的龍升天的傳說。龍泉寺在西元645年(義慈王5年)以及1275年(高麗忠烈王1年)皆有整修的紀錄。隨著進入朝鮮時代,世祖與明宗時期亦曾經整修,並且擴大寺院的規模。根據<龍泉寺大雄殿懸板丹靑記>中的記載,龍泉寺的全盛時期共計有3千僧侶在此修行。幾經重修增建的龍泉寺,於1950年韓國戰爭時,因火災而全部燒毀。直至1964年時,在原為普光殿的位置,新建了大雄殿以及寮舍齋,才讓寺院得以用新面貌延續至今。

百濟佛教最初發源地(백제불교최초도래지)

百濟佛教最初發源地(백제불교최초도래지)

18.9 Km    21768     2021-04-09

全羅南道靈光郡法聖面百濟文化路203

從韓半島三國時代高句麗(小獸林王2年;前秦符堅)與新羅(訥祇麻立干時期墨胡子)的佛教傳播情形來看,佛教引進的過程與初轉法輪地(第一次講解佛法之地)皆非常明確,但百濟佛教的傳播路線與最初發源地卻不明確。相傳百濟佛教始於印度高僧「摩羅難陀尊者」造訪靈光,在法聖浦講解佛法並創建佛甲寺。1998年靈光郡透過學術考證(東國大學),確定了靈光是百濟佛教最初發源地的事實。法聖浦左牛頭村是印度高僧摩羅難陀在A.D384年取道中國東晉,將佛教首度傳入百濟之處。為了紀念此事,靈光郡將此處開發為觀光景點。法聖浦的「法」指佛教,而「聖」則指的是聖人摩羅難陀。
* 腹地面積 - 45,439㎡ (13,745坪)

牟平村(모평마을)

牟平村(모평마을)

19.3 Km    24001     2022-10-11

全羅南道咸平郡海保面上牟街80

全羅南道咸平郡的牟平,是個歷史和傳統兼具,並可體驗大自然特色的農村。整個小村由散發古早味的傳統韓屋所構成,並保有27種歷史文化資源。沿著牟平村周邊的海保川前進,可以遇見一片500多年,由40多種珍貴植物所組成的天然保護森林。住宿方面,牟平村裡有80多年歷史的募平軒、笑豊家、喜笑門等韓屋民宿可提供住宿體驗。如今每年在咸平和牟平村都會舉辦多種活動,不論國內外的旅客都可共襄盛舉。

禪雲寺山寺體驗(선운사 산사체험)

禪雲寺山寺體驗(선운사 산사체험)

19.3 Km    8186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高敞郡牙山面禪雲寺路250
+82-63-561-1375

禪雲寺與金堤的金山寺同為全羅北道的兩大本寺,擁有悠久歷史與出類拔萃的自然景觀,以及珍貴的佛教文化財,遊客川流不息。寺廟經營有可以體驗寺廟文化與享受休憩的寺廟寄宿。除了可以透過與僧侶茶談、缽盂供養、敲鐘體驗、108拜及參禪、兜率庵巡禮等活動體驗佛教文化之外,還可以欣賞山茶花群落地等週邊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