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光州忠壯路一街店)(올리브영 광주충장로1가)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光州忠壯路一街店)(올리브영 광주충장로1가)

[事後免稅店] Olive Young (光州忠壯路一街店)(올리브영 광주충장로1가)

3.5 Km    0     2024-05-12

光州廣域市東區忠壯路105-1

-

Han Hee Won美術館(한희원미술관)

3.5 Km    0     2023-02-28

光州廣域市南區洋村街27-6

Han Hee Won美術館是楊林洞巷弄內的小型韓屋美術館。畫家Han Hee Won成長於楊林洞,身為畫家的他深受故鄉的影響,為了守護並完整呈現楊林洞的愛、安慰和藝術精神,他於2015年7月購入李章雨、崔昇孝故居之間的小型韓屋,並改造成美術館。Han Hee Won美術館是開放給所有人的低門檻美術館,使藝術以最低的姿態接近市民,希望人人皆可任意進入欣賞畫作,並透過藝術獲得安慰。

李章雨家屋(이장우 가옥)

李章雨家屋(이장우 가옥)

3.6 Km    9986     2020-04-14

光州廣域市南區洋村巷21
+82-62-607-2333

李章雨家屋為配置有大門、庫房齋、行廊齋、舍廊齋、裡屋的瓦房,裡屋的上樑門紀錄有「光武三年乙亥二月十日丑時」,以此得知建於1899年。整體來說骨架粗大堅固,保存了良好的傳統家屋原型。
 
裡屋平面型態為正面五間,呈現ㄱ字型,右側四間與左側一退(向後),為高柱五樑的八作屋頂瓦屋。Seabel臺的平整基石上放上圓形柱礎石,豎起圓形柱與四角柱,柱上有poaji(固定樑頭的短材)與wumi樑(蝲蛄模樣的彎曲樑)。大廳以2分閤的閤門分隔內外,外頭設置有上下開的門,大廳的門則為3分閤的拉門。為了固定上下開的門,中央門抓設置有烏龜裝飾品。而為了固定拉門,則裝飾有麻雀模樣的裝飾物。
 
[文化財資訊]
指定項目 - 市道民俗資料  
指定編號 - 光州民俗資料第1號  
指定年度 - 1989年3月20日  
時代 - 大韓帝國  
種類 - 家屋

Wilson宣教士私宅(우일선 선교사 사택)

Wilson宣教士私宅(우일선 선교사 사택)

3.6 Km    9786     2019-11-12

光州廣域市南區濟眾路47街20
+82-62-607-2333

幫助了解韓國近代建築潮流的宅邸-Wilson宣教士私宅
Wilson宣教士私宅是蓋在楊林山山麓東邊的2樓磚房建築物,為目前光州現存最古老的西洋式建築。據說是1920年代美國宣教士Wilson所建造,正確的建造年代已不可考。現在內部已改建為大韓耶穌教長老會辦公室,是幫助理解韓國近代建築潮流的貴重資料。

 
平面為正四方型,1樓有客廳、家族聚會室、廚房、浴室等,2樓是私人生活空間的寢室,地下室則有倉庫與鍋爐。面向東方這一點可以解釋為受到韓國傳統方位觀念影響,正面長度為10.6m,牆壁構造以荷蘭式砌成厚55m的灰石壁磚,內部塗以灰泥,防火石則以花崗岩處理。窗門皆以拱門形狀建造,窗戶外部是外開窗、內部是上開窗的兩層窗。為了區分1樓與2樓,外牆漆上回線來變化。
 
關於Wilson私宅的由來
Wilson與他的家人們在這裡居住傳教,1986年時轉手給財團法人大韓耶穌教長老會全南老會維持財團。Wilson家族轉手自宅給全南老會財團時,提出以此當作傳教場地的條件便宜出售。

馬岩場 / 馬岩市場 (逢2、4、7、9日)(말바우장 / 말바우시장 (2, 4, 7, 9일))

馬岩場 / 馬岩市場 (逢2、4、7、9日)(말바우장 / 말바우시장 (2, 4, 7, 9일))

3.6 Km    15916     2024-01-08

光州廣域市北區東門大路85號街62
+82-62-262-4082

馬岩市場有著超過50年的悠久歷史,是光州北區的代表傳統市場,據說這一帶曾有留下馬蹄痕跡之岩石而得名。相傳早在朝鮮王朝中期時,以無等山為背景活躍的義兵金德齡將軍,有一天彎弓射箭再立刻上馬疾馳,騎速比箭速還快,當時的馬蹄痕跡就這麼留在岩石上。如今馬岩已消失,化為一棟棟建築,而市場則以這些巷弄為中心,漸漸形成規模。2005年,馬岩市場被光州市北區廳列為認證市場,每逢市場開市日,就會吸引來自潭陽、長城、谷城、淳昌等的人潮,是傳統與名聲兼具的市場。市場每逢2、4、7、9日開市。

光州文化財夜行(광주문화재야행)

光州文化財夜行(광주문화재야행)

3.6 Km    0     2024-01-09

光州廣域市東區文化殿堂路38
+82-62-229-3070

在光州歷史的中心地東區,於月光下邂逅文化財的光州文化財夜行,是連接在地文化遺產與周邊文化設施,提供遊客進行各種歷史文化體驗之機會的夜間慶典。光州文化財夜行以「八夜」為主題,讓遊客能透過夜景(夜間景觀)、夜路(歷史之旅)、夜史(體驗)、夜畫(展覽)、夜說(表演)、夜食(美食)、夜市(市集)、夜宿(住宿),多方面地感受東區的文化財。

Arie-ne Guesthouse[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아리네 [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Arie-ne Guesthouse[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아리네 [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3.6 Km    574     2022-04-28

光州廣域市南區川邊左路428號街6
+82-10-2104-8899

位於光州廣域市南區楊林洞的Arie-ne Guesthouse為文化複合平台,提供文化空間與遊客住宿設施。價格合理、性價比高,且位於光州市區,鄰近地鐵南光州站與文化殿堂站,交通方便。 Arie-ne Guesthouse位於地下一樓至地上四樓的建築物內,地下一樓為楊林文化廳、一樓為交誼廳、四樓設有頂樓派對室,二~三樓則是客房,總計9間。房型分別為2間雙人房、2間雙床房、3間暖炕房,以及男性團體房與女性團體房。團體房內設有兩張雙層床與公用置物櫃;雙人房與雙床房為兩人專用客房,暖炕房有2~3人房和3~5人房。雖是guesthouse,但每間客房內皆設有洗手間,便於使用,並提供「家常式」的免費早餐。另有供房客使用的冰箱、洗衣機、烘乾機等,洗衣服務另外計費。 Arie-ne Guesthouse所在的楊林洞為近代文化歷史村,隨處可見百年前的近代文化與古蹟,並有韓希源美術館、企鵝村、彩色村等多處景點;登上光州社稷公園內的社稷塔還可俯瞰光州市區夜景。

國立亞洲文化殿堂(국립아시아문화전당)

3.7 Km    4045     2023-01-03

光州廣域市東區文化殿堂路38

光州自古以來就是藝術之鄉。透過國立亞洲文化殿堂,亞洲過去到現在的文化藝術在此交流,而未來創新的文化內容也在此持續產出,使光州朝亞洲文化中心城市的目標不斷邁進。國立亞洲文化殿堂設有民主和平交流院、兒童文化院、文化創造院、文化資訊院、藝術劇場等,擁有眾多名副其實的藝文據點設施,而內部還有創作/製作中心、圖書館公園等特色空間。

楊林洞企鵝村工藝街(양림동 펭귄마을공예거리)

3.8 Km    16     2023-02-28

光州廣域市南區吳基元街20-13

沿著楊林洞居民中心後方的企鵝路標進入窄巷後,便會看到70、80年代村莊轉型為展覽場的楊林洞企鵝村工藝街,因膝蓋不方便的長輩步履蹣跚的模樣正如同企鵝而得名。村民們將過去火災燒毀的閒置空屋清空後,帶來廢棄物品開始展示於社區的牆上,並在牆上刻著「感謝當時活著」的字樣。該處還保存著崔昇孝故居、Wilson傳教士私宅、Owen紀念閣等歷史文化,而村莊中央的企鵝酒館是居民們的交流室,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由於皮革工房、纖維工房、木工房等各式各樣的工房進駐工藝街,因此可以購買美麗的工藝品或體驗近代和現代共存的復古創造性再利用工藝。此處還舉辦各種體驗活動,例如:製作廢橫幅素材化妝包、廢物利用美術作品等創造性再利用工房體驗項目、藝起撿(藝術+撿垃圾)旅遊路線、一日課程等。

Owen紀念閤(오웬기념각)

Owen紀念閤(오웬기념각)

3.8 Km    10681     2022-09-21

光州廣域市南區白書路70街6

為紀念Owen宣教士所建的建築物-Owen紀念閣
位於基督醫院看護專門大學內的Owen紀念閣,是為了紀念與Eugene Bell牧師一起最早到全南並在光州殉教的Owen宣教士而建。以美國的親人們送來的4,200美元基金,於1914年建造了總面積434平方公尺(包含附屬建築)的洋房建築。這個建築物以平面型態推斷曾作為禮拜堂與集會室,現在則作為基督醫院看護專門大學的講堂。

Owen於1900年代來到光州,身為楊林洞西洋村中的外國人,跟著當護士的夫人一起獻身於宣教與醫療志願服務等活動,1909年因過勞去世。Owen生前原本想蓋間紀念父親的醫院,因為判斷宣教活動較為重要而先制定了建造父親紀念閣的計畫,但在計畫實行前就去世了。紀念館匾額刻上父親之名WILLIAM L.就是這個原因,匾額的內容以英文與漢文寫著「N MEMORY OF WILLIAM L. AND CLEMENT C.OWEN. 吳基冕乃其祖事兼之紀念閣」。
 
關於建築構造與建築樣式
紀念閣是灰色牆壁的2層建築物,平面型態為正方形,以位於對角線上稜角的講道壇為中心左右對稱。北側與西側有一模一樣造型的主要出入口,東邊與南邊的角落則有小小的門作為副出入口。1樓地板向著稜角的講道壇有約0.9/10的傾斜,2樓的露臺(balcony)也一樣向著講道壇呈現1.2/10的傾斜。牆壁為長225mm、寬110mm、厚55mm的灰色壁磚,以荷蘭式方法堆砌。空間區隔的牆壁厚49cm,與地面接合的防火石部分則以長型的花崗岩修築。
 
1樓與2樓間牆壁的分隔處放有分隔作用的回線,並設有2B厚的拼貼樑柱。開口的門窗部分皆為統一形式的拱型,僕人房的窗臺石則為花崗石。正面小廣窗的窗臺石兩端則以內砌的壁石支撐,兩邊玄關部分是使用拱型壁石的半圓拱型花崗石key stone,porch的天頂則以木板做收尾。以石造拱型臺為支撐的柱子上使用巨大的圓形鑄鐵管是其特徵,屋頂的構造是Mansard roof式框架,內部設置平布,以2個柱子作為支撐,除了煙囪以外的部分皆以白鐵連結。室內鋪著向講道壇傾斜的木頭地板,牆壁上則鋪有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