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Km 2021-09-2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彰義門路118
身為北小門的彰義門以紫霞門的名稱廣為人知,由於肅靖門經常關閉無法出入,只好讓彰義門取代其角色,因此人們常稱彰義門為北門。想到都城北方郊外或是想前往附近的洗劍亭、北漢山都得經由此門,就像是門戶般使用頻率極高。不知是否因為此門附近常被紫霞籠罩,首爾出身的人們常將洗劍亭一帶通稱為「紫門外」指的就是彰義門外。紫霞門為四小門中唯一保存其原貌的門,建築面積為49.587m²(15坪),裡外雖小,但散發出非常堅固的氣勢。
架設上去的屋頂瓦條特別吸引人們目光,為其特徵,就像東小門門樓上彩繪的鳳凰一樣,每個門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彰義門飛檐掛上木刻的雞,果然呈現與其他門不同類型的面貌。緣由來自於門外的地勢像是蜈蚣一般,為了壓制它的氣勢,就作出與蜈蚣相剋的雞懸掛上去。交織於彰義門的歷史中,絕對少不了「仁祖反正」。仁祖反正是光海君15年(1623年),李貴等西人一派將光海君及執政的李爾瞻等大北派驅逐,擁立綾陽君李倧為王的政變。1623年3月12日,李貴、金瑬、金自點、李适等人進行政變計畫時,雖然部分計畫內容洩漏出去,還是像原本預定的計畫般,長湍的李曙軍與利川的李重老軍在弘濟院與金瑬軍會師。反正軍朝著彰義門進軍,破門入城後,由內應的訓練大將李興立輕易地將昌德宮佔領。至此,驚慌的光海君從宮闕後門逃脫,躲藏在醫官安國臣家中,被逮捕後貶為庶人流配江華。綾陽君登上王位,成為仁祖。之後,英祖為紀念這件大事,改建彰義門的城門與門樓,並將反正功臣們的名字刻在匾額上懸掛,現在那匾額仍然懸掛於門樓上。
10.0Km 2020-12-05
首爾特別市道峰區道峰山街86
1983年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的北漢山國立公園,包含北漢山與道峰山在內,總面積達78.45平方公里。整座公園內,北漢山的仁壽峰、萬景臺、白雲臺、露積峰、普賢峰、碑峰、元曉峰與道峰山的紫雲峰、萬丈峰、仙人峰、五峰等20多座山峰綿延相連。其中北漢山山頂的白雲臺(835.6公尺)、仁壽峰(810.5公尺)、萬景臺(799.5公尺)呈三足鼎立之勢,使北漢山又被稱為三角山,除了至北漢山仁壽峰享受攀岩樂趣的攀岩愛好者外,也吸引許多登山客造訪。公園整體圍繞都市地區,雖然以生態學角度來看屬於生態孤島,但對都市而言,卻充分起到「都市之肺」的作用,也是深受首都圈居民喜愛的自然休息處。
無論從首都圈何處皆可輕鬆前往的便利交通體系,加上巨大的衛星都市,使得這裡年平均訪客達500萬人次,甚至作為世界上「按單位面積計算訪客最多的國立公園」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然而,這裡也因為過多的訪客,使得北漢山自然生態界漸趨惡化。為了保護環境並注意人身安全,訪客造訪時請務必小心,避免踏足自然休息管制區間、森林火災管制區間、眾多小徑、安全事故多發區域、危險區域等禁止出入區域。
北漢山國立公園的巨大花崗岩山峰與山峰之間形成數十個溪谷,溪水十分清澈,山與水相互映襯,形成迷人的水光山色。這裡不僅有10,300多種動植物在此棲息,還有如北漢山城等自韓國三國時代以來歷經2千年悠久歲月的眾多歷史、文化遺址,以及100多間寺院、佛庵等,景點豐富,是絕佳的生態、文化、歷史學習處。北漢山一年四季皆美,春季所有花卉競相盛放,使整座公園搖身一變成為童話中的花之國度;夏季在鬱鬱蔥蔥的森林與下方溪谷小歇,彷彿置身武陵桃源;秋季於先人留下的氣息依稀可感、名列史跡第162號的北漢山城漫步,可盡情沉醉在靜謐悠遠的秋日楓情;冬天望著白雪靄靄的仁壽峰、白雲臺、萬景臺,則能感受到既純潔又神聖,甚至帶有一絲神秘的氛圍。
10.0Km 2024-01-10
京畿道楊州市長興面權慄路594
+82-31-826-2975
楊州雪花節是食品公司Crown Haitai固定於綜合藝術主題樂園Art Valley(長興自然休養林)所舉辦的冬季慶典。慶典將在楊州市擁有數一數二秀麗自然景觀的Art Valley一帶盛大展開,藉由潔白美麗的白雪,傳遞感謝、愛與夢想。
10.0Km 2017-06-19
首爾市江北區三陽路247
Lotte mart 三陽店為可一次購買食品、時尚服飾用品、生活用品、家電產品的大型量販店。賣場共有5層樓,設有診所、藥局、文化中心、美食區、儂特利等的便利設施。
10.1Km 2021-06-15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彰義門路5ga街46
位於鐘路區付岩洞的紫霞美術館,是首爾最高的美術館,距市中心不遠,可一覽美麗的北岳山與仁王山風景。美術館1樓與2樓為展覽室,其中於2樓展覽室可俯瞰仁王山風光,景色相當優美。 在紫霞美術館,可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景,以及與之和諧並存的建築。同時,還能看到美學或人文學的企劃特展,認識新銳或中堅藝術家的作品。
* 開館日 : 2008年3月1日
10.2Km 2023-08-1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紫霞門路36街40
清雲文學圖書館是考量仁王山的傾斜地形與自然景觀設計而成的公共圖書館。圖書館共分為地下與地上兩層樓,地下以水泥建築建成,地上則建了韓屋,並打造出寬廣的庭院。由於維持周邊傾斜地形建了圖書館,使這裡南側的立面突出。而利用南側立面造的窗戶,使地下內部空間能引進大量自然光,使地下層擁有良好的採光。南側立面整體更特別貼上石磚,讓人看整體建築的外觀時,能感受到石磚與韓屋的融合之美。水泥建築的地下層為圖書館,而地上的韓屋則是可閱讀借閱書籍的閱覽室。坐在韓屋的大廳地板或簷廊賞景,可將韓屋的前院、仁王山山麓綠意盎然的森林、遠處的市區風景盡收眼底,讓人暫時忘卻繁忙的生活,感受片刻悠閒。在韓屋主屋旁的小小池塘上,還建了個小涼亭,令人聯想到過去儒生賞景的風流意趣。池塘上還打造了小小的瀑布,坐在涼亭裡往窗外看,瀑布與窗框形成如畫的美景,使這裡成為備受歡迎的打卡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