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Km 2021-09-2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彰義門路118
身為北小門的彰義門以紫霞門的名稱廣為人知,由於肅靖門經常關閉無法出入,只好讓彰義門取代其角色,因此人們常稱彰義門為北門。想到都城北方郊外或是想前往附近的洗劍亭、北漢山都得經由此門,就像是門戶般使用頻率極高。不知是否因為此門附近常被紫霞籠罩,首爾出身的人們常將洗劍亭一帶通稱為「紫門外」指的就是彰義門外。紫霞門為四小門中唯一保存其原貌的門,建築面積為49.587m²(15坪),裡外雖小,但散發出非常堅固的氣勢。
架設上去的屋頂瓦條特別吸引人們目光,為其特徵,就像東小門門樓上彩繪的鳳凰一樣,每個門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彰義門飛檐掛上木刻的雞,果然呈現與其他門不同類型的面貌。緣由來自於門外的地勢像是蜈蚣一般,為了壓制它的氣勢,就作出與蜈蚣相剋的雞懸掛上去。交織於彰義門的歷史中,絕對少不了「仁祖反正」。仁祖反正是光海君15年(1623年),李貴等西人一派將光海君及執政的李爾瞻等大北派驅逐,擁立綾陽君李倧為王的政變。1623年3月12日,李貴、金瑬、金自點、李适等人進行政變計畫時,雖然部分計畫內容洩漏出去,還是像原本預定的計畫般,長湍的李曙軍與利川的李重老軍在弘濟院與金瑬軍會師。反正軍朝著彰義門進軍,破門入城後,由內應的訓練大將李興立輕易地將昌德宮佔領。至此,驚慌的光海君從宮闕後門逃脫,躲藏在醫官安國臣家中,被逮捕後貶為庶人流配江華。綾陽君登上王位,成為仁祖。之後,英祖為紀念這件大事,改建彰義門的城門與門樓,並將反正功臣們的名字刻在匾額上懸掛,現在那匾額仍然懸掛於門樓上。
12.2Km 2024-03-15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三清路122-1
+82-2-734-5302
位於景福宮附近的紅豆粥及傳統茶館。紅豆粥香甜柔滑,裡頭放著軟糯的年糕與栗子等,韓國人有在冬至(一年中白晝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吃紅豆粥的傳統。另外還販售添加七種韓藥材熬煮成的雙和湯、融合肉桂與薑的水正果,以及有助於消化的甜米釀等傳統茶。
12.2Km 2024-02-21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彰义门路132
这是一家用红砖建成的咖啡馆,于1990年开业。咖啡馆亲自烘焙咖啡豆,咖啡菜单丰富多样。文在寅前总统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他钟爱的文混合咖啡将哥伦比亚、巴西、埃塞俄比亚和危地马拉咖啡豆按照他喜欢的比例混合制成。附近有韩国人喜爱的诗人——尹东柱的尹东柱诗人之丘(青云公园)和尹东柱文学馆。
12.2Km 2024-02-21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白石洞街7
这是一家获得韩国首本餐厅指南《蓝带调查》认证的炸鸡店。招牌菜是脆皮炸鸡,将炸鸡和炸薯角装在竹筐里端上桌。炸鸡裹的炸粉又薄又脆。附近有韩国人喜爱的诗人——尹东柱的尹东柱诗人之丘(青云公园)和尹东柱文学馆。
12.2Km 2021-12-2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大學路104
馬羅尼矣樹(歐洲七葉樹)原生地為地中海沿岸的七葉樹屬落葉喬木,是義大利與法國常見的行道樹,每年五、六月開花,花瓣白底帶有紅紋,花形如鐘。馬羅尼矣公園即因植有馬羅尼矣樹而得名,這座做為首爾市民文化藝術基地而設立的公園,過去曾是首爾大學文理學院、法學院所在地,如今則是各種露天文化活動場、雕塑展覽場、文藝會館等文化設施的匯聚之處。首爾市民的夢想與浪漫,都使這個年輕文化藝術之街散發獨特的文化氣息。
12.2Km 2022-10-1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大學路104
從首爾鐘路區鐘路五街十字路口到惠化洞圓環約長1.1公里的路段,是有著「大學路」之名的韓國特色文化藝術街。大學路以馬羅尼矣公園為中心,附近有著文藝振興院、文藝會館等各種藝術團體與密集的表演場地、畫廊等文化空間,如今已發展為文化藝術街。這裡不僅是韓國話劇表演的中心,亦是聚集了各種大小劇院與時尚個性、文化、餐飲店等的複合式文化區域。首爾大學附設醫院對面的羅馬尼矣公園一帶,每到週末都會有各種多彩多姿的街頭表演,春夏也會舉辦富有特色的慶典活動。被指定為首爾市「青春街」的大學路,除了有數不盡的各式街頭演出外,還設置了帶有象徵性的裝飾藝術,吸引路過的行人駐足欣賞。同時也因多樣化的美食聚集人潮,成為受到男女老少喜愛的知名景點。
12.2Km 2021-10-0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梨花莊街100
位在首爾鐘路區東崇洞大學路的鎖具博物館,是一生都在五金行工作,在江南開了「崔家五金行」的崔洪圭(音譯)用畢生財產於2003年11月開設的小型博物館。博物館以韓國的傳統鎖及世界各國的獨特鎖匙為主題,收集、保存與研究了韓國漸漸消失的鎖,並透過展示讓民眾欣賞到鎖的美麗與科學優秀性。鎖博物館是重新詮釋鎖的複合式空間,提供民眾了解鎖的文化與美學的意義。
12.2Km 2024-10-2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昌德宮街164
沿著安國洞現代集團總公司旁的路一路往北,就會抵達首爾中央高中的正門了。中央高中設立於1908年,原為畿湖地方(京畿道和黃海道南部、忠清道北部)的憂國之士們所設立的畿湖學校。1910年 9月與興士團(1913年獨立運動家安昌浩於美國舊金山創立的民族復興運動團體)所創立的隆熙學校合併。後來其他憂國之士們所設的湖南、嶠南、關東等學會,陷入了營運困難,1910年11月一同合併,改稱為中央學校。1915年金性洙(1891-1955,教育家兼政治家)接手了學校,1917年他將校舍遷到桂山山坡並新建了建築。本館等建築於12月竣工,當時的校舍為2層樓的紅磚建築。然而,1934年本館因火災被燒毀。之後於1935年6月,由設計了高麗大學本館和圖書館、朝鮮日報大樓的韓國近代建築家朴東鎮(1899-1980)重新設計並動工,新建的本館後來在1937年9月完工。
[中央高中本館] 史蹟 (1981.09.25 指定)
本館就建在正門的正前方,是石造水泥鋼筋造成的2層樓近代建築。本館呈左右對稱的H型,平面中央為中世紀哥德式城館風的4層塔,左右1樓為教務處,2樓為教室。
* 面積 - 2,409.9㎡
[中央高中西館] 史蹟 (1981年9月25號指定)
中央高中西館完工於1921年10月,是2層紅磚建築,沒有確切的設計者資訊。1934年燒毀的舊本館(現銅像處)為中心,左邊為東館,右邊為西館。西館是運用灰白色花崗岩與紅磚砌成的2層樓房,據說設計者為日本人中村與資平。建築平面為T字型,屋頂呈人字型,且斜面特別明顯。西館整棟建築都被用作教室,而這裡更是三一運動後,創設朝鮮青年軍、6•10萬歲運動、光州學生運動的起始點。
* 面積 - 595㎡
[中央高中東館] 史蹟 (1981年9月25號指定)
東館完工於1923年10月,亦為2層紅磚建築,建在1934年被燒毀的舊本館左邊,與西館相對。東館與西館一樣,皆未留下設計者與施工者之記錄,確切資訊已不可考。東館的建築結構及特徵與西館相似,是紅磚石板瓦的哥德式建築, 建築平面呈T字型, 屋頂則呈人字型,且斜面顯得格外突出。
* 面積 - 648㎡
* 所有者 – 學校法人高麗中央學院
12.2Km 2024-01-26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彰義門路136 付冰
店名為付岩洞刨冰店的簡稱,無論平日週末總是大排長龍的知名刨冰店。除了使用契作紅豆製成的基本紅豆刨冰之外,還有甜瓜刨冰、薄荷巧克力刨冰、黃金鳳梨刨冰等獨一無二的刨冰。招牌刨冰為在雪花冰上鋪上細緻黃玉米糊而成的黃玉米刨冰;淋上焦糖醬與杏仁的焦糖刨冰、鋪著酸甜香鹹醃甜瓜的甜瓜刨冰也備受歡迎。每人低消為一份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