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Km 2022-09-19
世宗特別自治市燕東面元合江1街262-6
合湖書院是供奉高麗末期性理學研究先驅─安珦(西元1243∼1306年)肖像畫之處。曾於1984年5月17日被列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41號,2012年被除名,又於同年的12月31日被列為文化財資料第2號。書院最早名為安子別廟,由安珦的第15代孫安景信、安景仁、安景精等人建於西元1716年(肅宗42年),落成後每年定期於陰曆3月3日與9月9日舉辦祭祀,直到朝鮮時代高宗時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被拆除為止。而後安氏後代另建合湖祠舉行春秋祭享,1949年取得全國218個鄉校的同意,設立合湖書院,為正面3間、側面2間,屋頂呈懸山頂的瓦屋建築。目前在燕岐儒林會主持下,定期於每年陰曆9月12日祭祀。
安珦出身順興(今 慶尚北道榮州順興面),號晦軒,諡文成公。西元1260年(高麗元宗元年)文科及第,被任命為校書郎,1270年三別抄之亂時隨朝廷遷都江華島,而後成為監察御史。1286年(忠烈王12年)依王命出使元朝大都,首度見到《朱子全書》,將全本抄寫後帶回高麗。而後投入性理學研究,對高麗末期儒學的振興做出卓越貢獻。
14.8Km 2019-03-21
大田大德區渼湖洞
+82-42-930-7332~3
"大清壩水文化館"告訴您水的珍貴
大清壩水文化館是透過認識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與科學體驗來引發人們對水資源的關心與興趣的體驗學習文化空間。
另外,水文化館也為地區居民們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特別活動,而對大家來說,水文化館都是能夠傳達水的珍貴意識,實踐珍惜水資源的教育場所。
14.8Km 2020-07-30
忠清北道淸原郡文義面德留里
+82-43-930-7332
韓國第三大壩-大清壩
大清多功能水壩是高72m、寬495m、體積123萬4,000㎥的水泥重力式複合水壩,位在距錦江下河口150㎞的上游處,即大田市東北方16㎞,清州市南方16㎞的大田市與忠清北道的交界處。錦江是從韓國中部內陸流向西海的河流,總長401㎞,流域面積9,886㎢에 ,約韓國全國面積的10%。
大清壩的主要設施為蓄水量達14億9,000萬㎥的主蓄水壩與主蓄水壩週邊的3個
調節副水壩。另外還有提供大田與清州地區用水導水道及相關設施用電的9萬㎾水力發電廠。此水壩於1975年3月開始動工,歷時5年9個月於1980年竣工。
水壩興建後,不但減少了下游洪水災害,另外也提供了下游地區的農業用水,
因經濟發展及人口增加而用水量大增的大田、清州、群山等忠清、湖南地區的生活及工業用水都是大清壩的供水範圍。大清壩每年可以生產2億4,000萬㎾的電力,提供中部地區無功害的乾淨能源,更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上到展望台(八角亭休憩所)可以看到大清湖更美的風景,而位在大清壩左岸的水文化館則可以透過立體影像、水博士電腦、magic vision等各種素材來認識水資源。另外還有乾淨的草地廣場可供民眾休憩,湖畔亦有好吃的辣魚湯等好吃的餐廳料理。
14.8Km 2024-02-16
大田廣域市東區山西路1659號街29
供應韓國滋補料理藥膳燉雞的餐廳,招牌料理為添加冬蟲夏草與各種韓方材料,兼具風味與健康的藥膳燉鴨。以土雞烹煮的藥膳燉土雞與牛排骨湯同樣美味。餐廳旁有座蓮池,能在幽靜的氣氛中用餐。
14.9Km 2024-12-23
忠清南道公州市雞龍面甲寺路567-3
公州市雞龍山國立公園內,座落於雞龍山西北部山麓的甲寺,曾為統一新羅時代華嚴宗十大寺院之一的名寺。這裡有著茂密的老松與櫸樹林,且自古以來就有「春麻谷秋甲寺」的說法,以美麗的秋季楓紅盛景聞名。甲寺據說於百濟久爾辛王元年(西元420年),由高句麗前來的阿道和尚所創建,又被稱為雞龍甲寺、甲寺、甲士寺、雞龍寺等,主要取「天地人之間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而被稱為「甲寺」,寺名也因此流傳下來。
即使在崇儒抑佛的朝鮮時代,甲寺也成為例外,反而受到王室庇護,取得《月印釋譜》的刻板。1597年丁酉再亂時,寺院遭焚毀。宣祖37年(西元1604年)開始重建大雄殿與振海堂,而後建築被妥善保存至今。也因為這樣的歷史,如今在寺院內部仍保有各種珍貴的文物與古蹟。而一般人除了參觀寺院外,也可參加寺方舉辦的法會或寺院寄宿。
寺院周圍有龍門瀑布、水晶峰、天真寶塔、君子臺等風景秀麗的名勝,特別是南邊的溪谷,絕美的風景令人讚嘆,被稱為「甲寺九曲」。
14.9Km 2021-01-29
世宗特別自治市燕東面黃牛峙街22-17
+82-44-864-7000
* 黃喜的後代所創建的黃龍寺 *
黃龍寺是屬於韓國佛教太古宗的寺廟,雖對於其創立的起源並無正確的考究,但有一說為朝鮮中期黃喜(1363~1462年)為避免黨爭下鄉,而他的子孫們為了祈福太平盛世和家族的繁榮而創建願剎(祈願用的寺院),後來修成寺院。即使在《新增東過與地勝覽》、《與地圖書》等資料中也找不到關於黃龍寺的相關記載。黃喜的子孫們世世代代管理此願剎,直至後來家族逐漸衰落,願堂遂成為了廢墟。而現存的寺廟是近代才重建,據說是1935年黃喜的子孫震虛賢明和尚重創觀音殿和山神閣、尞舍,從而開始繁榮起來。但現今這些建築物也已消失。在震虛和尚以後,是由現存的法印和尚於1985年重創寺廟並延續直今。現今的寺院裡有大雄殿、觀音殿、三聖閣和梵鐘樓等殿閣,大雄殿前新建了三層石塔和三世佛,而在寺院裡最久的遺物則是三世佛旁邊的大約100年以前建成的觀音菩薩立像。
15.2Km 2024-12-24
世宗特別自治市Doum 3路58
位於海拔98公尺的丘陵地上的觀景塔,能將世宗市全景與周邊風景盡收眼底。搭乘透明景觀電梯到9樓,就到了能眺望四方的觀景臺。而觀景塔1樓則有世宗市宣傳館、影像館跟休息室。
15.2Km 2023-02-28
大田廣域市東區細川洞山43-5
食藏山(623.6公尺)橫跨大田廣域市東區、沃川郡郡北面和郡西面等三個地區。作為大田廣域市的最高峰,足以與忠南最高峰西臺山(904公尺)、沃川最高峰大成山(705公尺)等鄰近地區的名山比肩,同時也成為東區東南方的一幅美景。此山坐擁大田廣域市指定面積482萬㎡的自然生態保護林,棲息著78科187屬224種45變種的植物,以及狍、松鼠、石虎、貉、蝙蝠等45種哺乳類、100多種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堪稱一座生態的寶庫。
食藏山文化公園是從細川公園延伸至食藏山日出觀景台的生態公園,建於獲選為大川最佳賞夜景地點的食藏山頂。文化公園內建造的傳統樓閣尤有韻味,且設有可一次眺望大田全景的觀景台。無論男女老少,許多市民都會來此欣賞從樓閣和觀景台可見的大田景色。
15.2Km 2024-02-22
忠清南道公州市雞龍面甲寺路519
位於公州市雞龍山西北側山麓的溪谷,即使是夏季,氣溫也不高,適合避暑,秋季紅葉美不勝收。入口處有保存著各種文化財的甲寺,體現出韓國的佛教文化。溪谷裡遍布樹林與龍門瀑布等,可享受森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