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Km 2020-12-02
江原道平昌郡蓬坪面岐豊3街31
+82-33-330-2771
孝石文化村是小說家可山李孝石先生的故鄉,他的短篇小說《蕎麥花開時》的背景就在江原道平昌郡蓬坪一帶,當地每年秋季都會開滿美麗的蕎麥花。在這個純淨自然的環境裡,一面欣賞漂亮的蕎麥花與以其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同時品嚐蕎麥麵、蕎麥涼粉、蕎麥煎餅、蕎麥花酒等佳餚,不但有益身心,也是文化與美食的完美結合。
自古以來,韓國人就很喜愛用蕎麥粉做成涼粉或冷麵食用,因此蕎麥涼粉或蕎麥麵並非只有在蓬坪才能吃到的飲食。不過在這裡的蕎麥料理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這裡的蕎麥料理使用在天然的環境中所生產的優良材料,並且融合了讓食物更加分的文學與藝術。
11.9Km 2024-10-22
江原特別自治道平昌郡蓬坪面東義市場街17
蕎麥麵是將江原地區盛產的植物「蕎麥」磨成粉後製成麵條而成的料理,平昌一帶多喬麥,因而有許多蕎麥麵餐廳。店裡的招牌料理為使用100%韓國蕎麥製作的「純蕎麥麵」。溫和高湯搭配蔬菜等配菜,清淡又涼爽,吸引眾多饕客回訪。另有添加酸甜醬料的拌蕎麥麵,可依喜好點餐。作為配菜的餐點也值得推薦,品項包括在蕎麥粉中加入白菜的蕎麥煎餅、蕎麥薄餅中包入辛奇餡的蕎麥捲餅等,可充分感受蕎麥本身的魅力。
11.9Km 2020-06-19
江原道平昌郡蓬坪面Dongi市場街14-1
+82-33-336-9987
蓬坪市場是每逢2日或7日開市的5日市場,也是李孝石所寫的《蕎麥花開時》的主要背景舞台,在此可以生動體驗書中出現的水車還有夏末秋初盛開的蕎麥花田景象。在此還可吃到蕎麥涼麵、蕎麥煎餅、蕎麥涼粉、蕎麥山菜拌飯等各種蕎麥料理,各個料理都是使用土產的蕎麥,並且全部手工製作,讓人再三回味。
11.9Km 2025-03-15
江原道平昌郡蓬坪面岐豊路108
+82-33-335-8805
味家宴除供應以蕎麥為原料製作的膳食外, 還備有各種蕎麥芽製作的餐點。蕎麥含有一般穀物所不具有的維生素P, 生長在平昌高海拔地區的蕎麥尤其聞名。蕎麥芽有益於預防糖尿病與成人疾病, 對減肥也有一定效果。
12.3Km 2024-11-18
江原特別自治道平昌郡蓬坪面興亭溪谷街225
位於江原特別自治道平昌郡蓬坪面興亭溪谷的香草國度農園,是韓國第一座以香草為主題的觀光農園,植有迷迭香、薰衣草、小雛菊等100多種香草植物。這裡不僅可參觀七大主題花園,還可享用香草拌飯、香草麵包等加入香草的餐點,或進行香草手工皂、香草餅乾、香氛蠟燭製作等各種香草相關體驗項目,或利用住宿設施、紀念品店,在此留下美好回憶。香草國度農園曾於2009年獲選環境部生態觀光景點,為平昌的產業觀光代表景點,每年吸引50萬人次的遊客造訪。在此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不同的美景,享受不同的香草香氛,為江原特別自治道的代表景點之一。
12.3Km 2021-04-15
江原道平昌郡蓬坪面Boraeryeong路16-7
+82-33-333-4333
不僅有多種中式料理,店內寬敞,是適合團體用餐的店家。 招牌菜是炸醬麵。 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的中餐專賣店。
13.9Km 2024-12-19
江原道 平昌郡 蓬坪面 興亭溪谷4街 212-27
+82-33-336-3357
小龍蝦與熊渡假民宿是位於江原道平昌郡興亭溪谷上游的原木民宿。客房都是獨棟,只有黃土房是單層的,其餘房間是雙層結構。Wa洞和小龍蝦洞在1樓設有地暖炕房,2樓設帶床房,熊洞在1樓設有帶床房,2樓設有閣樓。黃土房可以用灶孔生火。在所有客房的露臺上都可以享受私人燒烤。溪谷旁邊有小木屋,練歌廳,網式足球場,休息室免費提供咖啡和茶。
18.1Km 2024-02-07
江原特別自治道橫城郡安興面安興路30
安興面事務所前方的豆沙包店,小巧樸素的店面與周邊鄉間景色讓人倍感親切。既是招牌,又是唯一產品的安興豆沙包外皮嫩彈,裡頭的豆沙餡飽滿可口。每天現做現賣,過去還曾多次被韓國電視節目介紹。
18.3Km 2023-07-24
江原特別自治道橫城郡酒泉江路1868
2022年開館的安興豆沙包熱呼呼村,是以橫城代表特產安興豆沙包為主題,充滿各種展示與娛樂的綜合文化空間。這裡不僅介紹了安興豆沙包的歷史與由來,還提供豆沙包製作、甜點製作等各種體驗活動、VR體驗等,處處充滿樂趣,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在此留下美好的回憶。安興豆沙包熱呼呼村是由各種設施所構成的主題村,如能進行安興豆沙包製作體驗的「熱呼呼豆沙包館」,有宣傳安興豆沙包的售票處、宣傳館、媒體藝術與五感滿足VR體驗空間的「熱呼呼休息區」,能進行個人馬克杯製作與紅豆暖暖包製作等體驗的「熱呼呼工房」,還有健康遊戲區、熱呼呼廣場、池塘等空間。若想參加豆沙包製作等料理體驗,建議事先透過NAVER預約。
18.5Km 2023-02-02
江原道寧越郡水周面武陵法興路1352
+82-33-374-9177
* 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寺廟-法興寺 *
法興寺因是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五大寶宮之一而聞名。由慈藏律師於新羅真德王647年為供奉佛祖真身舍利而建,當時名稱為「興寧寺(亦稱獅子山寺)」,1939年重新整修時改稱為「獅子山寂滅寶宮」。當時澄曉大師從中國唐朝迎回100顆文殊菩薩的真身舍利,分別供奉於通度寺、五臺山上院寺、雪嶽山鳳頂庵、旌善淨巖寺等處,亦在此處建立了寂滅寶宮型法堂供奉舍利。澄曉大師將佛祖的真身舍利供奉在法興寺寂滅寶宮後山,因此寂滅寶宮內沒有佛祖的三尊佛,只有在後方開了一扇窗,據說這是意指整座山就是佛祖的身體,也是建造法興寺寂滅寶宮的意義。 法興寺曾是有兩千多名修道僧徒聚集的大寺廟,但許多的寺廟建築在經歷過數次火災後消失殆盡,現在只剩下寂滅寶宮、尋牛莊、寮舍齋、澄曉大師寶印塔碑、慈藏律師修道的土窟還留著。從法興寺往寂滅寶宮的松樹林道相當壯觀,是韓國數一數二的名勝。
* 法興寺的各種文化財 *
身為韓國代表性的佛教聖地,寺廟內的文化財有屬於韓國五大寂滅寶宮之一的法興寺寂滅寶宮、供奉真身舍利的浮屠(江原有形文化財73),以及於中國唐朝放置於獅背內帶來的石墳(江原有形文化財109)。除此之外,還有寧越澄曉國師浮屠(江原有形文化財72)、寧越興寧寺澄曉大師塔碑(寶物612)與興寧禪院址(江原紀念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