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昌德宮為1405年(太宗5年)景福宮完工之後另外建造的離宮(別宮)。1592年(宣祖25年)壬辰倭亂時遭戰火毁損,1610年(光海君2年)時,為首座重建完成的宮闕。而後直到1867年景福宮重建為止,約270多年期間,昌德宮更常被朝鮮王朝歷代君王使用,實質上起到法宮(主要宮殿)的作用。此地集人工及自然美景於一身,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參觀,宮內還有仁政殿、大造殿、宣政殿、樂善齋等古蹟,非常引人注目。特別是大造殿的附屬建築興福軒,為1910年決定韓日合併(庚戌國恥)的悲情之處。此外還有樂善齋區域,是光復後,大韓帝國的末代皇室家族純貞皇后(純宗的第二位皇后)、懿愍皇太子妃(李方子女士)、德惠翁主(高宗之女)生活及離世之處。
昌德宮與昌慶宮因位於正宮景福宮的東側,故被稱為「東闕」。比起其他宮闕,昌德宮並不依照人為構造建成,而是根據周邊地形,以結合自然的方式建築而成,因此獲得最韓國式的宮闕之評價,並於1997年被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名錄。
後苑於1406年(太宗6年)在昌德宮北部首度建成,因而被稱為北苑。之後於世祖時期擴建,甚至在成宗時將領域擴大至新建的昌慶宮。整個後苑區域大部分於壬辰倭亂時遭毁,1610年(光海君2年)重建。此後於仁祖、肅宗、正祖、純祖等君王在位期間,經歷數度重修與增建,才形成如今的樣貌。
昌德宮後苑維持了自然的地形,低矮丘陵和山谷盡量保持原來的自然面貌,僅有在需要維護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復,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宮中庭園。每個山谷也建了美麗的涼亭,四個山谷處分別為芙蓉池、愛蓮池、觀纜池、玉流川領域,雖然主要是為了王室成員休息與散步所建,但也作為其他用途使用,包括欣賞自然風光寫下詩作、論述學問、軍事訓練、射箭活動、蓮池釣魚、乘船賞花、以火藥放煙火等。此外,也常舉辦大妃壽宴、慰勞宗親或臣子的宴會等由君王主管的宴會。而君王也曾在此親身體驗種稻與務農,王妃則親自養蠶並舉行親蠶禮。
後苑內,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樓和魚水門、暎花堂、不老門、愛蓮亭、演慶堂等亭池造景散布各處,各具特色。尤其每逢秋季楓葉轉紅、落葉紛飛時,絕美的景色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主頁
如何運作
世界文化遺產
經驗指導 : [後苑特別參觀]
* 保護文化財與自然生態,昌德宮後苑限制參觀時間與人數(全程需在導覽帶領下參觀)
* 酷暑或嚴寒時有調整路線之可能
* 參觀時間 : 各語言(韓英日中)配合各場次時間,在導覽員帶領下參觀後苑,全程約90分鐘 (後苑特別參觀時間不含參觀仁政殿等殿閣之時間)
* 各場次人數限制 : 100人
* 預約 : 於昌德宮網站線上預約(50人)或參觀當天現場購票(50人)
※ 後苑外國人特別參觀場次韓國人不得參加,但若有外國人同行,韓國人可參加
※ 各場次時間與預約請參考網站
查詢和信息 : +82-2-3668-2300
停車設施 : 無
休息日 : 每週一
※ 定期公休日如遇國定假日時照常開放,並順延至第一個非國定假日公休
使用時間 : [2~5月] 09:00~18:00 (最後入場 17:00)
[6~8月] 09:00~18:30 (最後入場 17:30)
[9~10月] 09:00~18:00 (最後入場 17:00)
[11~1月] 09:00~17:30 (最後入場 16:30)
詳情
Tour Course Information
一般參觀路線:
敦化門→闕內各司→錦川橋→仁政殿→宣政殿→熙政堂→大造殿→樂善齋
後苑特別參觀路線:
後苑入口→芙蓉亭→不老門、愛蓮池→尊德亭與砭愚榭→玉流川→演慶堂
Admission Fees
[一般宮闕參觀] 3,000韓元
[後苑參觀]
- 成人 5,000韓元
- 兒童 2,500韓元
- 敬老 5,000韓元
※ 如欲參觀後苑,請務必購買後苑與一般宮闕之門票
Restrooms
有
Interpretation Services Offered
* 英/中/日
* 定時導覽場次請參考網站
* 所需時間 : 約50分鐘
* 集合地點 : 敦化門 (昌德宮正門) 內側導覽地圖前
※ 可自由參觀,一般宮闕的免費定時導覽無人數限制
Reservation Info. for Foreigners
[後苑特別參觀]
網站線上預約
Korean Info. Service
* 定時導覽場次請參考網站
* 所需時間 : 約50分鐘
* 集合地點 : 敦化門 (昌德宮正門) 內側導覽地圖前
※ 可自由參觀,一般宮闕的免費定時導覽無人數限制
位置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99 (臥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