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Km 2014-12-19
首尔市钟路区昌德宫街 19
02-731-0120
苑西公园是现代建设在建造现代公司大楼时,为了将企业利益还原到社会,并为市民提供休息空间和城区绿地而建造,于1987年12月开放。苑西公园入口有朝鲜时代负责天文、地理和卦象的观象监旧址,还有朝鲜时代保管宫中米谷和酱的官府旧址,还有长椅和遮阳板等,为现代公司职员和附近居民提供休息空间。而且每到晚上便成为恋人们的约会场所。
14.7Km 2024-12-10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毋岳洞山2-1
地处于首尔西北部海拔338米的岩石山,与沿首尔城郭绵延的北岳山道相连。登至山顶可将曾以景福宫为中心环绕朝鲜时代汉阳的骆山、南山、北岳山一览无遗。这里设有5条登山路线,登顶约需2小时,纵穿仁王山约需3小时。
14.7Km 2021-04-13
首尔特别市广津区龙马山路154
+82-2-452-5860
1987年开始经营至今的店家。位于首尔特别市广津区的韩餐专门店。招牌菜是雪浓汤。
14.7Km 2010-04-20
首尔江东区吉洞413-8, 9
02-487-9990~1
明星旅馆位于首尔江东区吉洞,有西式客房29间。从5号线吉洞步行4分钟寄到,过2个十字路口的地方是奥林匹克公园。
14.7Km 2024-03-18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大学路101
位于韩国历史最悠久的近代医院建筑物“大韩医院本馆”内。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韩国近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器械的变迁史、首尔大学医院的变迁史,是一座医学专门博物馆。通过常设展览和特别展览展示医学相关的文物和文件。
14.7Km 2023-09-13
首尔特别市东大门区药令中央路10号(祭基洞)
+82-2-969-4793
药令市场原是朝鲜孝宗时为收集名贵韩药材在主要药材生产基地派遣观察使,按君王的命令制作药材的商贩们的聚集之地。当时,按药材的摘取和收获时期分为春药令和秋药令,1年进行两次。目前除首尔药令市外,虽然在大邱、堤川等地也存在药令市,但从历史及规模上来看远不及首尔药令市具有优势。
首尔药令市的历史起源于1960年中期,当时在首尔东部城市中心的交通要塞清凉里站和马场洞市外巴士客运站一带是韩药材商贩们活跃的地带。韩国战争过后,京畿道和江原道一带的农民将生产或采摘的农作物及蔬菜通过古时的城东站和清凉里站进行输送,为方便运输,他们开始购置车站附近的田地,经营起了生意,这样,市场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可以说成是首尔药令市场的雏形。
1960年6月,在得到政府建立市场的批准后,首尔药令市场便成了首尔市内一处可以廉价购买到所有农作物的集市。特别是这里在地理位置上与种植韩药材的江原道有铁路相通,交通便捷,发展至1960年代末期,整个市场逐渐地演变成了一个专售韩药材的市场。此后,随着不断地发展,药令市场在1970年代形成了现有的规模。当时,随着在钟路4街和钟路5街贩卖韩药材的商贩们汇聚于此,首尔药令市场开始正式扮演了韩药材集结地的角色。从1979年代开始,市场在全国名声大震,开始大举扩张,1980年8月随着近代化事业的推进,发展成了一个近代化的市场。从1983年起,市场中开始销售人参、蜂蜜等产品,首尔市出售的人参和蜂蜜有3/4出自这里,全国韩药材的2/3也都是通过这里流入市场的。
经过如此巨大的变迁后,首尔药令市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药材市场,目前正在积极进军全球药材市场。如今,首尔药令市场在韩药材方面与中国、日本、新西兰等地正在进行广泛而又密切的进出口贸易活动。该市场被正式命名为“首尔药令市场”是在1995年6月。被指定为首尔药令市以后,这里兴建了众多有关韩药材的各种设施,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主要店铺]
贸易 - 韩药材的进出口
药材批发商 - 作为韩药材批发商向药店、韩药房、韩药店出售药材
韩医院 - 由韩医师进行诊疗的机构
药店 - 药师进行制作和销售药品的地方
韩药店 - 药师进行制作和销售韩方药材的地方
韩药房 - 根据韩药处方或患者要求出售混合韩药材的地方
商会 - 出售韩药材、农产品、健康产品的地方
制粉所、制汤院 - 为方便患者服用,将韩药材制成粉末或药汤的地方
14.7Km 2019-07-30
首尔市江东区先史路83-66(岩寺洞)
+82-2-470-9561
在汉江公园内,以汝矣岛汉江公园为首的6大公园内均有室外游泳场。游泳场的费用是一般室外游泳场的一半,虽价格低廉,但水质管理到位,可放心使用。并在游泳场周围有出售游泳用品以及饮料的卖场。
14.7Km 2025-01-14
首尔特别市钟路区栗谷路99号(卧龙洞)
+82-2-3668-2300
仁政门作为仁政殿的正门,建于太宗5年(1405年),起初在壬辰倭乱时期被毁坏后,于光海君元年(1608年)得以重建。随后,在英祖20年(1744年)承政院发生火灾时,随两边阁宇一同被毁,并于次年3月再度重建。到了纯祖3年(1803年)12月宣政殿西行阁失火,致使仁政殿被毁,于次年12月重建,经当时的重建工程后便有了现在的仁政门。仁政门是在三层石阶之上打下基石,立起圆柱,圆柱上端横放上昌枋和平枋进行栱包作业而建成的。栱包是指用2个外部横梁、2个内部横梁组成的三提栱进行重叠,并将房檩部料削成云彩状的构造。在外部昌枋和平枋中央的平柱上插入草刻物,再将内部直至二提栱的部分进行削直,即可形成笔直的遮檐,而其上则形成了看似犹如云宫般的奉梁。仁政门左右行阁与门扉在日本侵略时期被改造成日式风格的部分较多,它鉴证了韩国历史上历代帝王的登基过程,其中包括孝宗、显宗、肃宗、英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