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Km 2025-04-17
仁川廣域市南洞區藝術路204號街15 (九月洞)
THE HYOOSIK AANK飯店(仁川九月店)擁有各式各樣的客房,包括有Marshall音響的音樂雙人房、有Dyson多功能造型器的豪華美髮大床房、有LP轉盤的高級音樂雙人套房、有兩張床的超級家庭雙床房與超級雙床房、有三張單人床的超級三人房、有按摩椅的高級放鬆雙床套房、有投影機的頂級影視&休息套房等。停車可利用對面CGV地上3層樓的停車場,並記得停車後告知櫃檯車號。而飯店也有許多公共空間,如所有人都可放鬆休息的公用大廳休息區、2樓的早午餐自助餐廳、3樓的宴會廳。
7.3Km 2024-05-08
仁川廣域市西區青羅Ruby路76 青羅SQUARE 7 地下1樓B117號
-
7.5Km 2021-04-08
仁川廣域市西區陶窯址路52
+82-32-440-4063
仁川景西洞綠青瓷窯址於1970年5月被指定為史跡第211號,為仁川最早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之處。1984年12月9日於此處設置了保護棚,並復原為面積82.6㎥的窯址,而此處發掘到的器物種類以大碗、碗盤等為主,也出土瓦盆、盤口長頸瓶、缸等。
綠青瓷的釉色呈綠楬色與暗綠色,不透明且無光澤,表面有著斑點,可見其受到釉藥的成分、窯的特殊結構、燒製溫度等方面的影響。窯為傾斜度在22度左右的單室窯,而此處之所以受到矚目,為其在緩慢傾斜的窯床表面放上以泥土製成的圓形陶板來排熱的特殊樣式。此處的陶板指的是在燒製瓷器前,將碗盤一個個往上放,並讓瓷器不直接與窯床接觸所準備的底架。底架的樣子如同馬蹄,前厚後寬,將厚的部分放在傾斜的窯床下方,則能使瓷器在窯裡保持平形。因此並非將窯床做成水平,而是透過底架進行調節將之變為水平放置,越往下底架就越高,而上方的碗盤們也因底架而得以維持平形。
這樣結構的窯址原本僅在日本發現了2處,被日本視為本國獨有的陶窯形式,但隨著仁川景西洞綠青瓷陶窯址的發掘,打破了過去的認知,對未來研究日本陶窯技術的流傳路線,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7.5Km 2020-04-17
仁川廣域市西區陶窯址路54
+82-32-560-2932
綠青瓷博物館的前身為舊景西洞事務所,將舊事務所整修後,於2002年10月25日以綠青瓷陶窯址史料館之名開館。館內收藏並提供被列為國家史蹟第211號的景西洞綠青瓷陶窯址的相關學術資料,並經營陶瓷器體驗教室。而後因大量遊客來訪且史料館空間不足,於2010年11月19日移至現址開館。
博物館所典藏的綠青瓷,為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與仁川市立博物館聯合研究小組從1965年12月至1966年5月在仁川發掘的成果,於此地生產出的綠青瓷,釉色呈暗綠或褐綠,且表面不平。綠青瓷窯址因其特色,於1970年5月被列為史蹟211號,為仁川最早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之處。
- 博物館增建日 : 2002年9月27日
* 綠青瓷陶窯址
綠青瓷陶窯址於1965年至1966年歷經4次發掘調查,此處的出土瓷器相較青瓷界作品而言,胎土較薄,使用高品質的綠褐色釉藥燒製而成。綠青瓷誕生的具體年代眾說紛紜,推測約在新羅末期至高麗時代初期(9~10世紀),當時品質優異的玉璧底青瓷十分發達,其後在由王公貴族普及至地方豪族等富裕階層的過程中,從高麗時代前期至朝鮮時代後期,才漸漸轉變為庶民可使用的生活器具。
7.8Km 2024-12-04
仁川廣域市西區水晶路59
位於青蘿國際城中央的水邊公園,順著河流與Canal way相連。園中有三座島嶼,並利用4公里的循環步道銜接四個主題區(生態區、傳統區、休閒區、藝術區)。另有超大型音樂噴泉、傳統亭子青蘿樓、戶外音樂堂、幻想林遊戲區、玫瑰花園等,還能享受水上休閒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