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Km 2021-04-20
首爾特別市龍山區綠莎坪大路40街48
+82-2-796-9330
位於梨泰院的泰式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青木瓜沙拉。 位於首爾特別市龍山區的西餐專賣店。
5.6Km 2020-12-24
首爾特別市 龍山區 綠莎坪大路40街48
+82-2-796-9330
位於梨泰院的泰式料理專門店。招牌菜是青木瓜沙拉。位於首爾特別市龍山區的西餐專門店。
5.6Km 2021-03-29
首爾特別市 龍山區 綠莎坪大路40街48
+82-2-796-9330
氣氛美好的梨泰院聯誼勝地之一。位於首爾特別市龍山區的泰式料理專門店。 招牌菜是青木瓜沙拉。
5.6Km 2021-04-19
首爾特別市中區東湖路24街27-4
+82-2-2269-9968
現場制作生猛海鮮的餐廳。招牌菜是生魚片。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國大學站附近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5.7Km 2021-04-19
首爾特別市中區東湖路24街33
+82-2-2285-5988
獎忠洞商街繁榮會會員推薦的美食店。招牌菜是辣燉雞肉。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國大學站附近的韓國料理專門店。
5.7Km 2022-12-16
首爾特別市瑞草區瑞來路
+82-2-2155-6220
行經首爾盤浦大橋南端的砂坪大路,走過PALACE飯店旁往瑞來路前進,一棟棟高級公寓映入眼廉。這裡正是坐落於盤浦4洞與方背洞部分區域的瑞來村。因村前的小溪蜿蜒流過,村名「Seorae(瑞來)」即由「Seoriseori」的潺潺水聲而來。另一種說法是村落為「西側有溪水的村」,且後方有著陡峭的青龍山,而被居民們稱為「西涯村」,之後因音韻變化才被稱為「瑞來」。
瑞來村之所以成為法國人的聚居地,最早可回溯至1985年駐韓法國學校(Ecole Francaise de Seoul)遷校至此地之時。以2008年為基準,居住在韓國的1,000多名法國人中,就有過半數在此居住。而瑞來村也自然而然由法國人聚居地漸漸發展為國際村,吸引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外國人到此居住。加上地理位置接近商務中心江南,附近有良才川、漢江公園、牛眠山等舒適的自然環境,使這裡受到一般韓國人與外國人的喜愛。
步入瑞來路,在路的尾端可以看到首爾法國學校,路邊的法語路標「Attention ecole」(學校前小心行駛)相當引人注目。這裡的巴黎貝甜瑞來店也頗有特色。每逢早上,總有許多騎著自行車的人為了購買剛出爐的法國麵包在此大排長龍。這裡採用法國進口的材料,完美重現傳統法國麵包的美味,是連法國人也相當喜愛的麵包店。瑞來村內聚集了眾多商店與餐廳,每間都既簡單又可愛,彷彿將歐洲的小餐館原封不動移到此地。
最近幾年,瑞來村的樣貌產生快速的轉變,每條小巷裡的法式紅酒吧與高級咖啡廳、能同時享受陽光與美食的露臺咖啡廳或餐廳逐漸增加,朝成為首爾最新潮的熱門地點迅速發展。之後瑞來村也將變身為小法國文化街,街道處處有著對法國知名畫家及其作品的介紹,還有分別介紹法國電影、音樂、美術、詩歌的4個主題小廣場,持續致力於發揮其文化影響力。
5.7Km 2024-03-08
首爾特别市中區東湖路24街35-7
+82-2-2263-5554
這是一家專門提供醬生蟹的海鮮餐廳,肥美的蟹肉不會太鹹,鹹淡適中,適合與米飯搭配。富含鐵質,對貧血有益,搭配富含維生素的海藻和牡蠣料理而成牡蠣湯飯是冬季的特色美食。清爽的綠豆涼粉、辛奇和涼拌黃豆芽冷是基本搭配,而酸辣嚼勁的鮟鱇魚湯也是這家餐廳的人氣餐點之一。
5.7Km 2017-04-08
首爾特別市廣津區峨嵯山路76街11
+82-2-3436-2000, 2002
位在首爾廣壯洞的長順樓是曾被許多新聞雜誌報導過的美食餐廳。擁有40餘年歷史的長順樓,其老闆是來自山東省的華僑。店內的服務生亦為中國人,可見店內的中式料理有多麼正統了!讓人一進門就種置身中國的錯覺。店內嚴守料理製作的用心與不便的美味,店內提供300餘種的菜色讓訪客怎麼吃也吃不膩。喜愛正統中式料理的訪客可以在此享受美味豐富又便宜的餐點。
5.7Km 2024-03-15
首爾特別市中區東湖路24街35-4
+82-2-2275-3118
位於獎忠洞美食街的韓式餐廳,使用20種天然材料醃製高品質韓牛,以推出烤牛肉、排骨等韓式牛肉燒烤料理,另供應石鍋飯與麵類等韓式料理。對街為獎忠洞豬腳街,步行可達獎忠壇公園與獎忠體育館。
5.7Km 2021-04-15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344
光熙門為朝鮮太祖5年(西元1396年)創建漢陽都城時,於東南側建成的小門,被列為四小門之一的南小門,並常被稱為水口門。雖然以距離來看,與清溪川流經之地建成的水口實際上與東大門較接近,離光熙門還有一段距離,但在獎忠壇公園至漢南洞的山坡上,另有過去修築的南小門,故為了便於區分,將之稱為水口門。此外,水口門實際上又與西側的西小門被當做屍軀門使用,都城內的葬禮行列在向東行進時,往往由此通過。
壬辰倭亂時,都城與宮殿皆遭到破壞,光熙門亦然。依肅宗時的記錄所載,南小門與光熙門的位置被混為一談,城門地基與軍營位置亦難以確認,可見都城遭嚴重破壞後,並未重新修築。於肅宗37年(西元1711年),都城重新修築完成後的次年,光熙門終於開始重建,水口門重砌,門樓也一併修築。由於水口門被嚴重破壞,石造建築需重新改建,因耗時甚久,將管轄西大門地區的衙門之木材搬至敦義門(西大門)建成門樓。當時城門修築完成後,究竟門樓於何時重建完成不得而知。但在肅宗45年(西元1719年),據史冊所載,當時代理政事的世子同意為光熙門題匾額並將之懸掛於門樓,而英祖時重建都城門樓,光熙門並未在重建名單之列。此外,約在西元1759年左右繪成的《都城圖》,依當時有無門樓的實際情形描繪,水口門的門樓亦被繪出。由此可以推定,光熙門的門樓於肅宗時即已重建完成。
在日據時期,因鋪設電車軌道而將城郭拆除,光熙門僅留下城門與城樓。在韓戰時,門樓再次遭到破壞,直到1975年,因城門位於道路正中央,被遷至原址南側15m處開始修復工程,並於1975年11月竣工。光熙門曾歷經許多歷史事件,仁祖2年(西元1624年)李适之亂發生後,李适即藉由此門逃出都城,而丙子胡亂(西元1636年)時,君王仁祖亦自此門退往南漢山城。朝鮮時代日本的使臣自玉水洞豆毛浦渡口渡過漢江,亦是經由光熙門前往位於仁峴洞的日本使臣專用驛館東平館。光熙門的城門與首爾城郭的其他小門相同,皆採用長方形的武沙石作為城樓基石高高堆築,再於城門中間設置前後拱門與通道,最後再於其上建築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