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Km 2019-03-22
大田廣域市中區中橋路33
+82-42-254-7978
* 20年歲月的文化空間,現代藝廊 *
大田現代藝廊位在離開市區較為閑靜的大興洞,從1985年邁開第一步到現在,已經經過20年的成長。對於藝術展覽的經驗可說是不勝枚舉。金景淑(音譯)館長在藝術市場不景氣的狀況下接手了大田現代藝廊,陪伴至今15個年頭,帶領其成為大眾與藝術界認可的重要藝廊。 大田現代藝廊不論是家庭、情侶、同事的相關主題展示都曾舉辦過,同時也舉辦回憶的照片展等,讓每一位到訪的旅客都可以帶著滿滿的感動回家。
14.5Km 2014-12-21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長洞山85
+82-42-481-4650
大田市曾為戰略要地的證明-大德雞足山城
沿著大田市長洞雞足山(海拔420m)山頂稜線修築的taemoi式(將山峰包圍式的山城,以山頂為中心,7~8部稜線幾乎呈現水平的型態)山城。這座山城原本據悉建於百濟,但經由1998∼99年間的考察,發現是建造於新羅時代。
沿著大田城區東北邊雞足山與南邊食藏山稜線,分布著約30多個大大小小的山城。像這樣存在著許多山城的地區,是因大田曾是百濟首都防禦的要衝,在戰略上非常重要。其中規模與戰略性絕對最為重要的就是雞足山城,從此城西邊可以將大田城區盡收眼底,北邊則有看似前哨的梨峴洞山城與長洞山城,南邊則是沿著山稜線的迭峴城。另外,城東邊則有著忠清北道的報恩郡與忠州市。雞足山城沿著雞足山稜線圍繞1,037m長,整體平面型態為南北長軸的長方形。現在則作為附近居民使用的登山步道等,成為提供良好休閒空間的地方。
雞足山城是新羅時代遺物?還是百濟時代遺物?
雞足山城有一說是百濟時代為了首都防禦而建造的山城;但根據山城的建築方式,又有一說是新羅時代建造的。
透過挖掘考察,發現山城建築方式與位於報恩的新羅三年山城(史蹟第235號)相同。而出土的陶器中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是6世紀中後期的新羅陶器。之後出土的陶器型態少數為百濟,但大多數的皆為新羅陶器,調查出可能曾經被百濟佔領,但實為新羅建造的山城。雖然根據新發掘結果發現是新羅時代建造的山城,但仍有不顧此而持續在爭論的論調。
* 面積 - 51,984㎡
14.5Km 2024-12-18
大田廣域市東區舊新灘津路13 1樓
使用方形馬珂蛤熬煮湯頭的刀切麵專賣店。點水槍(方形馬珂蛤湯)時,容易會因被份量大到滿出鍋子的方形馬珂蛤嚇到。在以鯷魚與方形馬珂蛤滾煮出的湯中加點辣,便能讓略顯清淡的湯頭更有滋有味。
14.6Km 2024-02-15
大田廣域市中區寶文山公園路484
位於寶文山入口的大麥飯餐廳。將涼拌蔬菜、辣椒醬與紫蘇油放在大麥飯上,攪拌均勻後即可享用,另附贈豆渣鍋、大醬鍋與蒸蛋。完整放入魷魚與香蔥的蔥煎餅則是噴香可口。
14.7Km 2020-04-03
大田廣域市中區中央路101
+82-42-270-6303
代表韓國近代文化遺產的忠南道廳舍本館(登錄文化財18號),於2013年10月1日開館成為「大田近現代史展示館」並開放(舊)忠南道知事職勤室。20世紀初至最近100年間的大田歷史、發展、 舊市中心的模樣都能透過各種企劃展示與巡迴展示等呈現。同時活用身為近代文化遺產的舊忠南道廳舍本館舉行道廳舍導覽、音樂會等教育文化項目。屬開放式複合性文化空間。
* 指定現況 : 大田忠清南道廳舊本館(2002.05.31指定)
* 電影《正義辯護人》拍攝地
14.8Km 2024-02-15
大田廣域市中區寶文山公園路497號街109
位於寶文山入口的涮涮鍋餐廳,招牌餐點為蘑菇涮涮鍋,提供各種蘑菇與豐盛蔬菜,只要將肉片、蔬菜與蘑菇放入清爽的高湯中略煮後即可享用。吃完肉後,還能炒飯或煮刀切麵,也能打入雞蛋,煮成粥。內含戈貢佐拉披薩的披薩涮涮鍋套餐尤其受到歡迎。
14.9Km 2024-02-29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大田大路1159號街11
042-625-5248
1992年開業的知名醬燒魚餐廳,招牌餐點為醬燒白帶魚,製作時堅持傳統烹飪方式。加入白蘿蔔與特製調味醬燉至爛熟,無腥味,香辣可口。除了醬燒白帶魚之外,還供應韓國家常料理,吸引當地人經常光顧。
15.0Km 2024-02-23
大田廣域市中區寶文路337號街26
042-256-4057
供應韓國家常料理的韓式餐廳,招牌餐點為使用酸辛奇與豆腐滾煮而成的香辣辛奇鍋,並附贈精緻小菜。除此之外,還有大醬鍋、白帶魚湯與魷魚鍋等多樣餐點。
15.1Km 2024-02-15
大田廣域市中區大興路10號街5
招牌餐點為尺寸驚人的大炸豬排與香辣刀切麵。香辣刀切麵加了韭菜與碎海苔,口味不過於刺激,每天現擀的生麵條嚐起來更是香醇富嚼勁。傳統刀切麵湯頭清爽,別有一番風味。淋上獨門醬料的香酥大炸豬排與辣炒豆腐則是絕配。
15.4Km 2024-11-20
大田廣域市中區雞龍路904號街30 (文化洞)
位於大田中區文化洞的西大田公園,原本是軍隊的所在地。1975年軍隊遷址,隨著都市計劃被指定為美觀廣場,1992年時為了因應次年的大田博覽會,而建了廣達10,340坪的廣場。西大田公園除了寬廣的草坪廣場外,還有戶外表演場,以及大田代表學者丹齋申彩浩先生的銅像等。這裡常舉辦兒童節活動與刀切麵節等慶典與活動,附近有寶文山、忠清南道廳舊大樓等景點,可順道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