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滯洪池(대명유수지)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大明滯洪池(대명유수지)

7.8Km    2024-02-15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大泉洞816

位於洛東江、琴湖江、大明川、辰泉川匯流的達城濕地旁,為北方狹口蛙、石虎、黃鼬、紅隼與獐子等各種野生動植物棲息的生態資源寶庫。附近設有北方狹口蛙棲息地、觀景臺、生態探訪路、拍照區與北方狹口蛙生態學習場。以木棧道為中心,紫芒與蘆葦遍布,為秋季的外拍勝地。

韓國傳統文化體驗館 (한국전통문화체험관)

韓國傳統文化體驗館 (한국전통문화체험관)

7.8Km    2024-12-13

大邱廣域市壽城區達句伐大路527街13-5
+82-53-666-4930

慕明齋是由杜陵杜氏家族所建的齋室,為了紀念壬辰倭亂(1592年)時以明朝援軍身分自願轉為朝鮮國籍的杜師忠,「慕明齋」意指思慕故國明朝。
杜師忠出生於中國杜陵,在壬辰倭亂發生後,做為明朝提督李如松麾下將領,被派遣至朝鮮。杜師忠的職務是水路地劃主事,負責觀察地勢以尋找適合開拓的陣地。因此杜師忠身為李如松的一級參謀,經常與朝鮮軍隊進行戰略戰術上的密切協商。
杜師忠於平定壬辰倭亂後返回故土,但又因丁酉再亂(1597年)的爆發,他帶著兒子杜山、杜逸建,與妹夫陳璘都督一同再次出征。戰亂結束後,杜師忠與兩個兒子歸化朝鮮,朝廷將大邱市區中央公園(現今慶尚監營公園)一帶的土地賞賜給了杜師忠。
而後,慶尚監營欲遷移至杜師忠接收的土地,他交出自己的土地,並移居至溪山洞。
因懷念留在故國的夫人與兄弟們,杜師忠後來又搬家至最頂山(現大德山)下,將村莊名稱命名為大明洞,再興建祭壇,每月初一都會朝明朝皇帝所在的紫禁城方向行大禮。
慕明齋坐落在方正的土地上,朝南而建,為正面四間、側面兩間規模的重檐八作(歇山頂)瓦屋。另外,以大廳為中心,左右設有溫突房,前方有半間規模的退間(檐廊),完整呈現了20世紀初期大邱地區的齋室建築形式。
1912年慶山客舍被拆除後,杜師忠的後代們將拆除後的木材搬來杜師忠的墓前建造慕明齋,又因建築老舊,於1966年重新翻修。
據聞此處是前來大邱的中國遊客們優先造訪的景點,近來透過重整專案再次整修。慕明齋附近開設了韓國傳統文化體驗館,有茶禮韓服或射箭、東醫寶鑑飲食等體驗項目,可以順道前來傳統館體驗。

[事後免稅店] Patagonia (大邱漆谷直營店)(파타고니아_대구칠곡직영점)

[事後免稅店] Patagonia (大邱漆谷直營店)(파타고니아_대구칠곡직영점)

7.8Km    2024-05-06

大邱廣域市北區漆谷中央大路379 1樓

-

[事後免稅店] ER (東亞壽城店)(ER 동아 수성)

[事後免稅店] ER (東亞壽城店)(ER 동아 수성)

8.1Km    2024-05-12

大邱廣域市壽城區池凡路191

-

峨洋藝術中心(舊東區文化體育會館)(아양아트센터(구, 동구문화체육회관))

8.1Km    2020-04-01

大邱廣域市東區孝洞路2街24

峨洋藝術中心(舊東區文化體育會館)為了透過文化、教育、體育等豐富東區居民的生活,設置了表演、展覽、文化講座、運動中心等各式各樣的設施。會館內有大型表演場(1,165席)、可變型黑盒子劇場(200席)、戶外表演場 (400席)、遊藝廣場等表演空間,展覽室、文化藝術教室等藝術空間,以及婚宴廳,還有設有游泳池、健身房的體育中心。2013年3月1日,東區文化體育會館也更名為峨洋藝術中心。

* 開館日:2004年5月4日

[事後免稅店] ER (東亞江北店)(ER 동아 강북)

[事後免稅店] ER (東亞江北店)(ER 동아 강북)

8.2Km    2024-05-06

大邱廣域市北區漆谷中央大路416

-

Park Jiyeon的嘉昌古早味豆沙包總店(박지연의 가창옛날찐빵본점)

Park Jiyeon的嘉昌古早味豆沙包總店(박지연의 가창옛날찐빵본점)

8.2Km    2024-02-27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嘉昌面嘉昌路1099
053-768-5768

大邱著名的元祖豆沙包店,販售韓國代表小吃、亦是傳統點心的豆沙包。受該店影響,附近逐漸出現了販售豆沙包、包子與餃子的店家,進而形成豆沙包街。自2000年起開業迄今,未曾遷址,堅持當天現做現賣,從和麵開始全數手工製作。主力產品為豆沙包與包子,無時無刻大排長龍。

大邱達城濕地 (대구 달성습지)

8.4Km    2025-01-06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花園邑九羅1街88

兩江匯合的自然濕地,以一年四季盛開的野花及冬季候鳥遷徙地聞名,棲息著北方狹口蛙、棕黑錦蛇、水獺、鵰鴞等數十種瀕臨絕種的物種,並具備生態學習館跟北方狹口蛙學習場,週末還有適合家庭一起參與的體驗活動。

仁興村(인흥마을)

仁興村(인흥마을)

8.5Km    2020-04-17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花園邑仁興3街16

文益漸號三憂堂,以南平文氏的中興之祖而聞名。其後代子孫相傳約在500年前進入大邱,在仁興定居的則為其第18代孫──仁山齋文敬鎬(1812~1874)。其為了建立只屬於文氏宗族的村莊,而選在高麗時代大寺院仁興寺的遺址建村,因為形成了今日的仁興村。這裡最先建成的建築物為西元1820年左右建好的齋室龍湖齋,為今日廣居堂的所在地。村內建造瓦屋宅邸約在1800年代後半,這裡初期為茅草屋建築,直到100年後才逐漸形成現今的聚落。現在有70多間瓦屋的仁興村,建築年代雖未滿200年,但仍保存著嶺南地區兩班貴族家屋的風貌,且如此與周遭景觀完美結合的韓屋村也相當罕見。

南平文氏本里世居地(남평문씨본리세거지)

南平文氏本里世居地(남평문씨본리세거지)

8.6Km    2021-03-16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花園邑仁興3街16
+82-53-668-3162

本處原為佛教寺院,後來南平文氏家族遷居至此。遷移之後經歷了一翻整頓,將道路拓寬,並落成新居。
現在世居地上保有九棟房屋建築、兩處涼亭,同時路邊保有矮石牆。壽峰精舍為此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能夠接待客人,又可作為家庭聚會的場所。廣居堂則為學生們學習學問與教養的學堂。仁壽文庫裡收藏有1萬餘卷的圖書與寶物,經過持續地收集文書,規模擴大,現也做為鄰里之間閱覽圖書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