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全羅南道羅州市錦城館街8
羅州錦城館為羅州牧的客舍建築,是每月1日與15日,外國使臣向國王獻禮,或政府高官出行造訪此地時,舉行宴會的場所。初創期為成宗6~10年(1475~1479)間,因羅州牧使就職的緣故而興建,經過多次重修之後而有今日的規模。錦城館正面長5間、側面4間,為面積達320.66m²(97坪)的歇山頂建築,更是全韓國最大的客舍建築。日據時期,錦城館被當作郡廳使用並遭到破壞,直到1976年至1977年間,才全面拆解重建並恢復原貌。
2024-11-28
全羅南道羅州市鄉校街38
為了供奉歷代賢儒之牌位,推動當地教育與教化,羅州鄉校於太宗7年(1407年)創建。由於規模浩大,名列韓國三大鄉校之一。這裡有著於朝鮮肅宗27年(1701年)創建的啟聖祠,因此教宮配置與其他鄉校有顯著的不同。一般來說,教宮的配置是大成殿在上,明倫堂在下,即所謂的前學後廟。但設有供奉孔子之父牌位的啟聖祠的鄉校則正好相反,為明倫堂在上,大成殿在下,採前廟後學結構。湖南地方的鄉校中,設有啟聖祠的鄉校有羅州鄉校、全州鄉校、咸平鄉校。
羅州鄕校的大成殿被列為寶物,不僅建築雄偉,其樣式足以作為朝鮮時代後期鄉校建築之代表,具備極高的建築學價值。而以朝鮮時代教育設施的整體規模來看,羅州鄉校的規模僅次於當時的最高學府成均館,且同時保有教育與祭祀之功能,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此外,在鄉校直線距離約400公尺處還有另一處文化古蹟,即過去供使臣與官吏下榻的客舍錦城館。
2024-02-29
京畿道安城市美里川聖地路420
+82-31-674-1256
並列著韓國首位祭司金大建神父的墓地,以及其母、向金神父授予聖職的Ferreol主教、將金神父的屍體安葬於此處的李敏植(文森特)的墓地。美里川在韓文中意指銀河,26歲殉教的金神父在遭處刑40天後才被安葬於此。自1972年起正式推動聖地興建工程,設有紀念教堂、金神父銅像與花園等。
2023-04-07
首爾特別市龍山區孝昌園路177-18
+82-2-2199-8823
位於孝昌洞與青坡2洞,總面積達122,245m²(36,979坪)的孝昌公園歷史十分悠久,之前曾為「孝昌園」園區。孝昌園為朝鮮正祖之長子,曾受封為世子卻以5歲稚齡夭折的文孝世子之墓園。此處佔地遼闊,松林茂密,文孝世子之生母宜嬪成氏與純祖後宮的淑儀朴氏及其女永溫翁主皆曾葬於此處,直至1944年日帝強佔期,三人之墓被移葬至京畿道高陽市的西三陵為止。
孝昌園開放一般民眾參觀,是自日據時期的1924年,京城府(指當時的朝鮮總督府)將部分園區規劃為公園用地開始,然而被正式指定為公園則要到1940年總督府公告第208號頒布之時。
目前孝昌公園安置了日帝強佔期為抗日鬥爭獻身的尹奉吉、李奉昌、白貞基等三義士,以及被譽為韓國國父的金久(號白凡),當時韓國臨時政府要員的李東寧、車立錫、曹成煥先生等人之遺骸,從孝昌運動場正對面的孝昌公園正門進入園內,東邊約30m處即可見到韓國臨時政府要員之墓,往北邊30m處拾級而上,三義士墓即映入眼簾。三義士墓前立有李奉昌義士之銅像,此為孝昌公園又一歷史遺跡。而公園內的義烈祠,則為奉祀墓地位於園內,包含李奉昌義士等7位獨立運動家肖像之處。
2020-03-18
首爾特別市龍山區青坡路139-26
+82-2-711-0933
堂嶺殉教聖地位於距龍山電子商街徒步僅5分鐘的小山丘,為1839年長達一年的己亥迫害時,12月27~28日(農曆),10位天主教信徒遭到處刑之處。其中包含了被封聖的9位聖人,以及崔京煥聖人(1839年己亥迫害時殉教)的夫人,韓國第二位司祭崔良業神父之母李聖禮(Maria)。
己亥迫害當時,除了當時前住澳門留學的長子崔良業神父之外,李聖禮與5名子女皆琅璫入獄。父母與年幼的子女同時入獄之事為當時前所未見,亦不合國法,但朝廷卻未對這個家庭格外開恩,導致當時年僅3歲的老么活活餓死在牢中。為挽救剩下4名子女的生命,李聖禮一度背棄信仰以換取出獄的機會,但就在孩子們為乞討離家之際,她又再度被捕入獄。年僅6~15歲的4名子女,為因自己而背棄信仰的父母感到憂慮,只能代父母乞討並前往獄中探視,以維持一家生計。
而後,在母親李聖禮即將遭斬首的前一天,年幼的子女們帶著乞討得來的米與錢拜訪行刑的膾子手,請求務必一刀就讓母親沒有太多痛苦的走。大為感動的膾子手因此徹夜磨刀,遵守了彼此的約定。
如此殉教的李聖禮因曾背棄信仰之故,最後無法封聖成為聖人。然而因這個令人悲痛的過去與堂嶺殉教聖地能一眼望盡首爾市區的優美景色,使別名「母親的聖地」的堂嶺殉教聖地,巡禮者絡繹不絕。在聖地附近,還有另一處殉教聖地,即純韓式建築的沙南基紀念聖堂,以及龍山家族公園等。
2021-06-05
首爾特別市江東區高德洞396一帶
高德洞生態景觀保護區為首爾地區自然生態豐富的地區,與高德水岸生態復原區相連,包含高德支流到岩寺取水廠右側的部分山林地區以及湖岸、漢江的蓄水腹地。另外,也設有鳥類觀察所等設施。為了恢復河川自然生態,連接鄰近山林地區,使生物種類變得更加多元,高德洞因而被列為生態景觀保護區。而這裡也為市民提供了休閒好去處,以及生態體驗的學習地點。
2025-03-17
首爾特別市銅雀區顯忠路55
+82-2-820-9848
孝思亭本是世宗朝盧閈大監作為漢城府尹以及右議政的別莊。盧閈大監,字有隣,諡號為謚恭肅公。盧閈大監喪母之後,於守墓三年之處建造亭子,亦是其北望、追憶位於開城的父親的墓地的所在地。而據說是當時的吏曹判書姜碩德將此處命名為「孝思亭」。
後人為了尋找孝思亭的原址,參考了徐居正等人的詩文以及《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然而卻因周遭環境已變,最後只得選於此處重新建造孝思亭。孝思亭為正面三間、側面兩間、五樑的房屋構造,屋頂為簡樸的歇山頂造型,內為一間大小的暖炕房,而周圍的欄杆則呈丁字型圍繞。
2018-02-03
首爾特別市冠岳區虎岩路454-16
+82-2-875-2271
三聖山為紀念在己亥迫害(1839年)時,因在沙南基宣教而被迫判處死刑的第一批外國傳教士的聖地。而1839年9月21日受到軍門斬首的極刑的 St. Imbert Laurentius 范主教與 St. Maubant Petrus 羅神父、 St. Chastan Jacobus 鄭神父的遺體皆供奉在此。
2020-03-31
首爾特別市龍山區二村路80-8
+82-2-716-1791
搭乘首爾地鐵一號線經過龍山站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整修良好的大型瓦房韓屋。如此一棟獨特的韓式建築便是韓國天主教會為紀念創立200週年,於1984年開始動工,歷經3年工程後完工的殉教聖地沙南基紀念聖堂。
沙南基於朝鮮初期被士兵們用來作為練武場,又名「鷺得」。此地亦曾被作為重刑犯處刑的場所。從1801年的辛酉迫害開始,己亥迫害、丙午迫害、丙寅迫害等迫壓天主教的事件發生時,有許多的天主教信者皆在此地被處刑。其中包括朝鮮第一位神父金大建(安德烈)、第一位來韓的中國神父周文謨,以及法國的英柏特主教等11名聖職人員與許多信者. 另外有9位聖人的遺骸被祭奉在小聖堂的祭臺。
2020-03-26
首爾特別市中區青坡路447-1
+82-2-362-1891
藥峴聖堂為長約32m,寬約12m,總面積396m²(約120多坪)的小規模聖堂建築。1886年(朝鮮高宗23年)容許宗教自由後,隨著天主教信徒的增加,而決定於明洞聖堂之下設立公所,此即為今日聖堂之前身。1891年由當時曾為明洞聖堂主教的Doucet神父於蛤洞購置土地,再由副主教Coste神父進行設計及監督施工,藥峴聖堂於1892年正式誕生。聖堂所在之處因在過去是栽培藥草的地區,為擁有許多藥草田的山嶺,故被稱為「藥田峴」,簡稱「藥峴」,泛指今日首爾萬里洞至首爾站一帶,聖堂之名也由此而來。
藥峴聖堂做為韓國第一座西洋式聖堂建築而備受矚目。雖然有部分呈現歌德式建築的特色,但聖堂整體為呈現半圓形笨重的拱形屋頂與窗戶較窄等羅馬式建築特色的磚造建築。聖堂為十字型平面構造,側面窗檐高度較低,不採尖拱而採圓拱造型,而正面出入口與左右兩側突出的出入口窗戶部分,則各自呈尖拱造型的歌德式建築特色,可謂將兩種建築特色巧妙融為一體的優美建築。
* 腹地面積 - 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