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龍華寺(尚州)(용화사(상주))

龍華寺(尚州)(용화사(상주))

2020-02-04

慶尚北道尚州市咸昌邑曾村里258
+82-54-541-3551

能見到各種文化財的寺廟-龍華寺(尚州)
龍華寺是位於咸昌邑曾村里的寺廟,有關是誰在何時建造了龍華寺,至今尚無法得知正確資訊。如果根據傳說,此處為新羅文武王時期,義湘祖師初次創建詳安寺的遺跡地。朝鮮後期編輯的『咸昌邑誌』紀錄著此寺, ‘司倉後方賢塔洞有著為新羅古剎的大寺廟,內有石造彌勒像兩座’。 內容所說的兩個石造彌勒像正是供奉在藥師殿內的佛像、石造如來坐像,亦或是另外的石佛立像,都是被指定為寶物的佛像。除此之外,雖然沒有傳下來的紀錄,但寺內有石塔、石燈、柱礎石等好幾種歷史悠久的石材,可以知道這裡是有著久遠歷史的寺廟。

位於龍華寺的各種文物
龍華寺法堂內供奉著石佛立像寶物第118號與石佛坐像第120號各一具,寺內還有石塔及石塔材、光背片、長臺石等眾多原本散落於附近村莊的石造建築部材,現在都已經聚集在寺內。石塔在法堂重建時移至東側偏房,而法堂內的兩尊石佛原本位在北邊台地。現在的寶物第118號石佛立像原本有刻著好幾個立像的石板,石板上一定有光背,但表面因磨損嚴重,雕刻的火焰紋已看不清楚﹔整體磨損嚴重,細膩的雕刻部分雖然已無從得知,但仍然可看出其造型之精緻、手法之優秀﹔依據其圓滿美麗的面向、端正的兩測肩膀與胸線,還有柔和雙臂與表情都在在顯露出與新羅時代石像相同的印象,因次判定為8世紀後期的作品。

寺廟將寶物第120號的石佛坐像作為主尊供奉,雖無光背但擁有底座,底座由上、中、下臺的石與長石組成;雕刻著八個角的下臺石上有著覆瓣蓮花文、中臺石上沒有什麼裝飾、上臺石由圓型組成,側面央緣雕刻以單瓣的八角花瓣,各面又再配置一個花瓣,共有十六個花瓣,各花瓣內又再裝飾著花瓣。佛像是由許多雲母石混合的花崗石組成的如來像,正面磨損嚴重,擁有豐富印象與圓滿、兩測肩膀端正,可推測為新羅時期作品。另外以著重於兩側手與腳的雕刻、衣紋不鮮明的點來看,可推斷為新羅後半9世紀的作品。

聖主峰自然休養林(성주봉자연휴양림)

聖主峰自然休養林(성주봉자연휴양림)

2022-09-07

慶尚北道尚州市銀尺面聖主峰路3
+82-54-541-6512

位於慶尚北道尚州市銀尺面南谷里的聖主峰自然休養林,是與自然景觀融合、僅設置休養與休憩必要基本設施的休養林。擁有森林小屋6棟與團體用韓方森林休養館11間房合、可舉辦團體活動的修練館及研討室、59個露營平臺與帳棚場5處、營火場1處、森林浴場1處,還有可提供森林內體驗空間的設施。另外備有亭子與炊事場、空橋、戲水場、噴水池等基本設施。

鄭起龍將軍遺址(忠義祠)(정기룡장군유적지(충의사))

鄭起龍將軍遺址(忠義祠)(정기룡장군유적지(충의사))

2020-04-21

慶尚北道尚州市沙伐面忠義路230
+82-54-537-6095

位於慶尚北道尚州市沙伐面錦欣里的‘忠義祠’,供奉了朝鮮中期壬辰倭亂時屢建功績的武官鄭起龍(1562~1622)牌位。忠義祠於1974年被指定為地方文化財紀念物第13號,展示館內陳列寶物第669號五件與動產文化財。每年10月時,地區居民都會重現當初奪回尚州城的場面,宣傳並傳承鄭起龍將軍的護國思想。

洛東江擎天臺(낙동강 경천대)

洛東江擎天臺(낙동강 경천대)

2020-12-02

慶尚北道尚州市沙伐面擎天路652
+82-54-536-7040

天上的絕景-洛東江擎天臺
1,300餘里長的洛東江中,有個保存著太古神秘的擎天臺,幾乎可以取代成為江名。陡峭絕壁與老松融合而成的絕美景色,就像獨自從天上下來般,因此從前又稱作自天臺。在蔡得沂題上‘大明天地、崇禎日月’的字後,就被改稱為擎天臺。朝鮮時期,出身於此地的儒生雲潭蔡得沂,其所建造的舞雲亭就位在峭壁上方。擎天臺內有展望臺、人工瀑布、擎天臺兒童樂園、露營場,從擎天臺入口翻越山坡到江邊的路上有餐廳與小商店,提供給觀光客方便。可以從彎曲的松樹間看著蜿蜒的洛東江與奇岩怪石,沒有什麼美景比得上從擎天臺峭壁上眺望洛東江。

擎天臺的各種故事與景點
擎天臺以前也曾做為進行祈雨祭的地方,傳說朝鮮時代將軍鄭起龍就是在此處獲得從天而降的龍馬,現在還留有鄭起龍將軍鑿岩石做成馬飼料桶的遺跡。此處在尚州則是儒生間著名的集會場所,金尚鉉與李植、李萬呂(音譯)等文人都時常前來。
玉柱峰上的展望臺可遠望主屹山(1,106m)與鶴駕山,並將洛東江與白華山盡收眼底。前往展望臺的登山步道上,由松樹所構成的樹林非常適合森林浴。附近有被指定為慶尚北道紀念物第25號的傳沙伐王陵、忠義祠等眾多文化財,還有2001年冬天為拍攝MBC連續劇‘商道’而在擎天臺南方江邊搭造的場景,更提供了另一個新的去處。

大芚山自然休養林(原,珍山自然休養林)(대둔산자연휴양림(구, 진산자연휴양림))

大芚山自然休養林(原,珍山自然休養林)(대둔산자연휴양림(구, 진산자연휴양림))

2020-08-27

忠清南道錦山郡珍山面大芚山路6
+82-41-753-4242

深幽溪谷、雄偉山峰與天然闊葉林,再加上山腰下人工造林地,成功展現人工與自然相互融合的地方,別名熬谷(Jijimigol)。鄰近大芚山道立公園與太古寺(傳統寺廟),附近還有梨峙大捷碑,紀錄了壬辰倭亂時為確保軍糧,將江虎視眈眈的倭敵引入溪谷內使用火攻而成功殲滅的功績。

南二自然休養林(남이자연휴양림)

南二自然休養林(남이자연휴양림)

2021-03-05

忠清南道錦山郡南二面Neuti谷街200
+82-41-753-5706

南二自然休養林是適合休閒與家族同遊的景點,濃密的闊葉天然林、純淨無污染的清澈溪水、奇岩絕壁與瀑布等自然景觀秀麗。附近有祖先曾經生活過的百濟時代城址文化財「栢嶺城址」、保存6.25時激戰傷痕的「六百高地戰勝塔」等讓人看到就能再次回顧歷史的景點,能夠同時欣賞自然景觀並追尋歷史軌跡。擁有能登上包圍著休養林仙冶峰(729m)的步道,在山頂上能一眼看遍大芚山的奇岩絕壁。

* 準備物品 - 帳棚、簡單的野餐工具

赤壁江(錦江)(적벽강)

赤壁江(錦江)(적벽강)

2021-01-25

忠清南道錦山郡富利面赤壁江路697一帶
+82-41-750-2371

錦江發源於全羅北道長水郡長水邑水分里中央最高峰,悠悠流經北邊後進入忠清南道,在東南方轉了個水灣進入西邊錦山郡富利面方佑里。錦江從這裡開始貫穿以層岩絕壁所組成的山間後流抵水通里,前面是寬廣的視野,而左邊則是奇岩所構成的峭壁,這峭壁所形成的山被稱做赤壁,而流經底下的錦江就被稱做"赤壁江"。
赤壁名稱的由來在於呈現紅色的石頭山,江水穿過超過30m的壯觀絕壁下,這山上生長了許多的奇花異草更顯得神奇。秋天時,火紅的楓葉倒影在江上形成美景。碧波上映著晚霞,乘著一葉扁舟,邊觀賞赤壁美景邊陷入冥想之中,這也是一樣佳作。
赤壁底下的錦江彷彿湖水般潺潺流動,沙灘長長的平鋪著,更增添韻致。另外有一個說法是,這裡與中國揚子江上游的天下絕景赤壁江相似,因而稱做赤壁、赤壁江。春天太陽升起時像幅春畫、夏天碧綠的松葉、秋天的丹楓、冬天的雪花映射在江上,與像是繡在絲綢上的水波形成赤壁江的美景。捕魚的漁夫乘著傳劃過江面,更像是一幅畫。

坡州長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파주 장릉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0-06-24

京畿道坡州市炭縣面長陵路90
+82-31-945-9242

位於坡州的長陵是文化保存管理上不公開的文化財,為朝鮮第16代王仁祖(1595-1649,在位期間1623-1649)與其王妃仁烈王后(1594-1635)的陵寢。仁祖是光海君時期經由仁祖反正(1623年)登上王位,歷經丁卯胡亂(1627年)與丙子胡亂(1636年)等考驗,於1649年在昌德宮大造殿離開人世。

全羅南道潭陽郡昌平面[Slow City](전남 담양 창평 [슬로시티])

2021-04-16

全羅南道潭陽郡昌平面石牆街56-24
+82-2-383-3807

屬於農村地區的潭陽昌平面擁有保存良好的舒適自然環境,以及發達的番茄、草莓、溫室蔬菜等都市近郊產業,具有發展成為田園都市的無限潛力,人心淳樸,是一處非常適合居住的好地方。昌平的名字自高麗初期就開始使用至今,這裡在歷史上是文武百官輩出的書香門第之處,一直守著忠孝禮信義,名聲顯赫。壬辰倭亂義兵將領霽峰高敬命的次子鶴峯高因厚的第11代孫,朝鮮時代末期(舊韓末時期)義兵隊長鹿川高光洵就出生於此。之後這裡陸續出了1906年4月1日創立私立昌興學校並教授新學的春崗高鼎柱、國務總理、國會副議長、各部長官,以及傳承法律界緣脈的大法官與新聞傳播界的巨匠高在旭,還有最早的工學博士李升基、最早的女性農業博士金思順(音譯)等名人。這裡也有著過去朝鮮時代曾作為貢品的昌平米糖與韓菓、竹鹽、竹鹽大醬、傳統牛肉餅等值得昌平驕傲的韓國傳統食品。

* 歷史
三韓時代 - 拘溪國
百濟時代 - 屈支縣
新羅時代 – 西元757年(景德王16年)祈陽縣
高麗時代 – 西元940年(太祖23年)昌平縣,又名鳴平,西元1144年(仁宗21年)中央指派縣令
朝鮮時代 -
西元1474年(成宗5年)廢昌平縣併入光州牧,後因金有山上書而於1479年改回昌平縣
西元1758年(英祖34年)閔百祿編著昌平縣誌
西元1793年(正祖17年)昌平縣令趙光存從今日的古西面古邑里搬遷至今日的昌平面昌平里82(昌平面事務所)
西元1895年(高宗32年)5月26日,成為南原府昌平郡(4等郡守)
西元1896年(高宗33年)8月24日,成為全羅南道昌平郡,管轄9個面
日據時代(日帝強佔期)-
1910年國權侵奪時代(韓日強制合併) - 昌平郡
1914年2月28日部令第11號(1913.12.29公布)將昌平郡併入潭陽郡內,並改名為昌平面

※ 昌平的地名來自於孔子出身的魯國昌平鄕,據說是因與其地形地勢相似而命名。1990年4月1日起,潭陽郡南面外東里被併入昌平面內。

道東書院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도동서원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3-01-05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求智面求智西路726

道東書院是為祭祀朝鮮五賢之一,牌位甚至入祀於文廟中的儒學家寒暄堂金宏弼先生所建立的書院,與紹修書院、屏山書院、陶山書院及玉山書院並稱韓國五大書院。1568年(宣祖元年)以雙溪書院之名,在地方儒林的主持下建於玄風琵瑟東側山麓,並於創建五年後的1573年(宣祖6年)得君王賜額,可惜於壬辰倭亂時慘遭焚毁。而後於1604年(宣祖37年)以甫老洞書院之名被地方士人遷移至今日的位置重建,1607年(宣祖40年)取當時性理學大家李滉盛讚金宏弼先生「東方道學之宗」之言,被賜額「道東」,當地村落亦隨之改稱道東里。道東書院是高宗時代不受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影響,未被拆除的47座重要書院之一,在當地士人與後代子孫的悉心保護下,得以妥善留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