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釜山廣域市中區40階梯街一帶
40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是從國民銀行中央洞分行開始,經過40階梯,直到40階梯文化館為止,總長約450公尺的街道。這一帶留下了韓戰避難民的喜怒哀樂與鄉愁,完整重現了50~60年代的氛圍,不但能勾起老一輩人的回憶,也成為新一代的觀光景點。
2002年1月31日擬定了主題街建設基本工程後,2003年6月5日開始動工,於2004年4月20日完成土木工程,主要以車道補板設置、象徵大門、雕塑作品設置、林蔭道種植、電力通訊裝備設置地下化等內容為主。40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於2004年6月被選定為釜山市綜合評價最優秀街道,造資3億韓元,以充滿韓戰苦難時代的悲歡與鄉愁的主題街道作為全新體驗觀光景點,期待能成為文化觀光重鎮。
40階梯位於1950年韓戰發生後,作為避難地交通兼行政中心的釜山中區。許多避難民在這一帶建了木板房在此生活,木板房密密麻麻,遍布整個山坡。而避難民也在坡下正前方的碼頭取得並販售救護物資,而避難中失散的家庭也在此相逢,使這裡成為著名的避難民象徵之地。1951年歌手朴載弘所唱的《慶尚道小姐》,歌詞就以避難於此的女子為素材。當時瀛州洞後山、東光洞、寶水洞一帶,有超過10萬人的避難民在此生活,使40階梯成為避難民最熟悉且充滿回憶之地。
舊釜山站因大火而消失,為了重現舊釜山站(今 中央洞貿易會館處),將之作為象徵,以火車鐵軌為主題,在40階梯前設置了40階梯廣場與平交道廣場,打造出長約140公尺的街道。又為了將釜山港作為象徵,以海路為主題,在海螺階梯前設置了海螺階梯廣場與碼頭廣場,打造出長120公尺的街道。此外,在鐵軌入口也設置了「和平之門」。期待這裡原本作為避難時期克服苦難歲月所用的燈火,能化為永不熄滅的和平之燈,時時照亮整個40階梯文化觀光主題街。
2024-03-13
首爾特別市松坡區漢佳藍路65
近樂天公園的漢江邊休息空間。除了有蠶室漢江游泳池,還有蠶室自然學習場可以觀察各種水生植物和魚類。另有排球場、兒童遊樂場和步道等,可以在蠶室大橋上設置的觀景休息區咖啡廳欣賞漢江的夜景。為紀念防彈少年團柾國的24歲生日,建有柾國森林3號和RM森林1號。
2023-04-26
慶尚北道慶州市見谷面龍潭路443-51
位於歷史與文化之都慶州的韓國歷史文化飲食學校,是傳承新羅千年的飲食文化與歷史的代表料理學校。韓國歷史文化飲食學校的教室內設有尖端料理機器與設施,在此會傳授新羅千年的美味、韓國傳統料理與藥膳的料理方式,不遺餘力地培育足以代表韓國的優秀料理專家。此外,在學校內還設有「鍋具博物館」,以及擁有韓國傳統飲食與藥膳料理各種相關圖書與圖文資料的「研究資料室」,還有摘取四季山菜或樹根、果實、葉子加以發酵儲藏作為藥膳基本調味醬的「藥草調味醬發酵室」。
最特別的是校內還有「羅膳齋」餐廳,能品嚐新羅代表飲食「尼師今」套餐,滿足海內外旅客的味蕾。尼師今套餐是當時新羅王的御膳,是新羅時代(57-935)用九種珍貴食材「九珍味」所製成的藥膳。羅膳齋的內部裝潢以象徵新羅王室的金黃色為主,柱子上還刻有蓮花紋樣,完整地重現了新羅王室大宴會場的樣貌。而且職員也都穿著新羅傳統服飾,相當有特色,可以一面享受美食,一面體驗新羅的歷史與文化。
2024-02-28
慶尚北道慶州市芬皇路94-11
位於慶州皇龍寺遺跡旁的新羅時代寺廟,創建於634年,可參觀被指定為國寶的模磚石塔、已被登錄為有形文化財的和諍國師碑趺等文化財。其歷史悠久,過去曾規模龐大,但受蒙古侵略與壬辰倭亂等戰爭影響,大部分被摧毀,僅存普光殿等幾座建築與寺廟遺址。鄰近皇龍寺歷史文化館。
2022-03-02
首爾特別市江東區先史路83-66
由蠶室、纛島、蠶院等共12區所構成的漢江市民公園,擁有各種文化運動設施與生態公園等,為每年吸引四千萬名以上市民前往的代表性休憩公園。
廣渡口公園位於江東大橋與蠶室鐵橋之間,由於有自漢江上游流入的土石自然堆積而成的沙地與蘆葦群落地,將漢江的自然面貌原封不動地妥善保存下來,而使這裡成為知名的候鳥棲息地。
2025-07-07
首爾特別市中區退溪路34街28 (筆洞2街)
1998年開幕的南山谷韓屋村,位於南山北側原首都防衛司令部的腹地,總佔地面積為79,934平方公尺(24,180坪),內部共有5棟傳統家屋、傳統工藝館、泉雨閣、傳統庭院、首爾南山國樂堂、時空膠囊廣場等。不僅在熱鬧的市中心提供遊客參加各種傳統文化體驗的好機會,也順應南山山勢以傳統造景方式建造庭院,讓人能欣賞溪谷、涼亭與各種花草樹木形成的動人美景。而庭園最高處是1994年為紀念首爾建都600年所建,預計將於400年後首爾建都千年之時重新開啟的時空膠囊廣場,意義深遠。
步入南山谷韓屋村,池塘青鶴池與前方的泉雨閣即映入眼簾。走過泉雨閣廣場踏上石階,可以看到古色古香,能一窺過去生活方式的空間。這5棟由首爾各地遷移至此並重新修復的韓屋,分別為中區三角洞的都邊首李承業家屋、鐘路區三清洞五衛將金春永家屋、鐘路區寬勳洞閔氏家屋、東大門區祭基洞海豐府院君尹澤榮齋室、玉仁洞尹氏家屋。其中僅尹氏家屋因過於老舊不適合遷移,而以新建材在韓屋村重新復原,剩下其他建築皆將屋內一磚一瓦小心拆除遷移重建而成。
南山谷韓屋村內準備了豐富的體驗活動。利用5棟韓屋,讓遊客可以在韓屋內部體驗並親近韓國傳統文化。不僅有韓服體驗、摺韓紙、韓文書法、傳統茶體驗、傳統禮節學校與韓方體驗,週末還會舉行傳統婚禮。此外,在泉雨閣對面的涼棚會進行稻草工藝示範,泉雨閣舞臺則可參加跆拳道體驗。而披襟亭廣場上還能玩踢毽子、擲柶遊戲、擲石遊戲等民俗遊戲,和家人朋友度過愉快的時光。更有傳統文化遺產解說員常駐,能隨行提供導覽,方便遊客進一步認識傳統文化。
[傳統韓屋]
1) 五衛將金春永家屋(原金洪基家) : 朝鮮末期擔任五衛將(軍隊下級軍官)的金春永於1890年代建造的房屋,原位於鐘路區三清洞。從單椽屋簷等可看出庶民住宅的樣式,但裡屋後方牆壁即路邊部分砌有花芳壁,提升了整間房屋的格調,為其一大特徵。
2) 都邊首李承業家屋(原朝興銀行管理家(朝興銀行資料館)) : 興宣大院君重建景福宮時的都邊首(朝鮮末期木匠的領班(大木匠師))李承業所建造的房屋,原位於中區三角洞。現在只留下裡屋與舍廊房,裡屋呈丁字型,而舍廊房為ㄴ字型,前後緣屋頂長度不同為其特色。
3) 海豐府院君尹澤榮齋室(原丁奎葉家) : 純宗丈人海豐府院君尹澤榮,在其女兒尹妃被冊封為東宮繼妃時所建的房屋。原位於祭基洞,家屋整體用途比較像祭祀齋戒時居住的齋室而非一般生活住宅。
4) 寬勳洞閔氏家屋 : 明成皇后遠房姪子閔泳徽宅邸中的一部分,原位於鐘路寬勳洞,為閔泳徽與本家親屬一同生活的大宅。閔泳徽曾於寬勳洞一帶的大片土地上蓋了多棟房屋,原本除了裡屋與舍廊房外,還有別房(別堂房)、大門間房與行廊房,後來因宅邸易主,只留下裡屋及與之相連的中門間房,其餘建築全被拆除。1998年將裡屋遷移至南山谷後,重建了被拆除的對房,並新建了舍廊房與別房,將裡屋與別房設置於舍廊房後方,並妥善地分配牆與門的空間。一般首爾地區的韓屋多呈裡屋前方為廚房的ᄀ字型配置,但閔氏家屋罕見地呈現裡房與廚房並排的特徵,而2根高柱聳立的木造結構、寬達5間的大型廚房、廳堂下方基壇的磚造通氣口等,在在顯示了不同於一般家屋的上流階層住宅面貌。
2025-04-16
釜山廣域市沙下區沒雲臺1街14
位於多大浦海水浴場附近,會隨著音樂與燈光噴出水柱的音樂噴泉,於每年4月至10月啟動。噴泉底部面積為2,519平方公尺,水柱高度最大55公尺,能呈現鶴翅、彩虹、向日葵、水霧等多樣造型,並配合歌謠、流行歌曲、古典音樂等60多首曲目翩翩起舞。
2024-11-18
慶尚北道慶州市鏡鑑路614
位於慶州普門觀光園區的主題公園,透過展覽、表演與體驗呈現新羅時代(西元前57年~935年)的文化與藝術,讓遊客藉此感受韓國文化。園內有慶州塔、燦爛新羅、率居美術館、新羅之星(光雕設施)、瞻星臺影像館與阿斯達雕刻公園等設施。
2022-12-27
忠清北道清州市上黨區文義面大清湖畔路751-27
文義文化財園區位於可俯瞰大清湖全景,既美麗又涼爽之處,為家庭遊客所喜愛的旅遊景點。此地為重現忠清北道清原郡逐漸消失的固有傳統文化,追思與學習祖先們的生活與精神,所建造的歷史教育場兼文化藝術空間。
約40,000餘坪的腹地上有忠清北道有形文化材第49號文山館與兩班家屋、文化遺物展示館、酒館共10棟的古建築物參差不齊地散布著,不僅展示祖先們居住過的村落型態,史前時代的石墓-支石墓、象徵多產與繁殖的祈子石、長丞(韓國的村落或寺廟入口、路邊所設立的人頭造型的柱子)、研子碓(碾榖物或搗小麥時所用的碓)等,收集了許多可一窺舊時生活面貌的民俗資料。
若說文化財園區的驕傲,當屬遺物展示館。以瓦片為主題,目前展示著新羅、百濟瓦當等各時代、各種類共774件與清原郡遺物。展示館前院有預計為高麗時代所修築的文山里石橋。
園區內有藥水池、遊戲區等便利設施,寬廣的停車場內有忠清道內第一個開幕的汽車專用露天電影院,又稱為文義電影村。此外附近有人工瀑布、壤城山、鵲頭山、大清湖、鷺山松林、東華寺、芙江藥水等景點。
2024-11-04
首爾特別市城東區纛島路273
首爾林是1908年設置的首爾最早的上水源保護區,2005年隨著纛島體育公園一帶建為大型森林公園而開園。目前有著文化藝術公園、體驗學習園、生態林、濕地生態園四種特色空間,提供市民與遊客連接漢江的各種文化休閒空間。此外,首爾林公園也是自建構至活動營運,皆有市民參與的首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