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蝟島(위도)

蝟島(위도)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扶安郡蝟島面鎮里裡街5
+82-63-580-4331

位於邊山半島西邊海上的扶安郡蝟島面是由食島、井金島、上旺嶝島、下旺嶝島等6個有人居住的島嶼,和24個無人島所組成。其中蝟島因形狀像是刺蝟,也被稱為刺蝟島。因蝟島是許筠「洪吉童傳」中杜撰的栗島國實際範本而被廣為人知,是個富庶又美麗的島嶼。蝟島近海的西海一代是魚群集結的黃金魚場,魚產豐富、人情味濃厚的蝟島實際上也是著名的釣魚處,島上原有的美麗景觀也因此越來越受到矚目。蝟島的美景分散各處,有漂亮沙灘與翠綠樹林的蝟島海水浴場、Nongum與Miyoungkum等不為人知的幽靜海邊等絕美景色。沿著秀麗的海岸環繞整整一圈的濱海公路,邊開車邊看著蔚藍的大海,可以同時享受大海與兜風的樂趣。這裡曾是高麗末期的水軍要地,也曾是朝鮮時期的官員流放地,所以蝟島還保存著其他島嶼上很難看到的古代官衙。另外,蝟島在正月初三會製作裝載一整年噩運的茅草船,並將它送到西海遙遠的地方,稱之為「茅草船祭(띠뱃놀이)」(重要無形文化財第82號)。蝟島的茅草船祭在西元1978年全國民俗藝術比賽大會中獲得總統獎而揚名。

* 蝟島海水浴場
是扶安郡島嶼區內唯一的海水浴場,洋溢著特有的島嶼情趣,綿延1km的美麗沙灘與遠處可見的旺嶝島像畫一般展現在遊客面前。拱形的海水浴場就像個大盆,裝滿了暖和舒適的感覺。坡度平緩、海水不深,夏季時正好適合家族與避暑遊客們前來。來到蝟島海水浴場可以同時享受環島觀光與釣魚樂趣,在海水浴場觀賞日落風景也是極品。

* 內院庵
內院庵的正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推定大約是高麗時期所傳下來的。這裡流傳著炤知夫人來此處祈求生兒子的故事,因興建寺廟的土地與女人子宮形狀相似,據傳前來此處朝拜的話就能一舉得男。

* Miyoungkum海邊(미영금해변)
從箭幕里往西邊海岸沿著柏油路走,就能看到寬廣幽靜的沙灘-Miyoungkum海邊。小心的坐在美麗海岸岩壁與時頭間,這裡是個適合感受到島嶼情趣並享受安靜休憩時刻的地方。沿著Miyoungkum海邊後邊的濱海道路可以享受兜風或是在岩石上釣魚的樂趣。

泰安寺(태안사)

泰安寺(태안사)

2019-08-01

全羅南道谷城郡竹谷面泰安路622-215
+82-61-363-6622

泰安寺位於桐裏山下,新羅景德王元年(742年)由神僧3人所創建。高麗太祖時,慧徹大師重新修建,增加了132間建築物,將泰安寺擴建成一座大規模的廟宇,也是桐裏山派的中心道場。目前寺內珍藏有慧徹大師的舍利塔(寶物273號)、廣慈禪師塔(寶物274號)等4種寶物。另外建在桐裏山溪谷的凌波閣(地方有形文化財第82號),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點。凌波閣在6.25韓戰時全毀,經過後來的修建,才以全新的樣貌出現在世人眼前。距離寺廟入口約1.8公里的凌波閣,就落在清新的溪谷和濃鬱的樹蔭之中。秋天時滿山火紅的楓葉,也是散步的絕佳場所。

實相寺(南原)(실상사(남원))

實相寺(南原)(실상사(남원))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南原市山內面立石巷94-129

實相寺於新羅興德王3年(828年),證覺大師在實相禪門開山的同時,也創建了實相寺,這是屬於九山禪門中的一派。聽說如果這裡不建立廟宇的話,韓國的浩浩正氣將會流向日本,所以根據風水地理之說,在此地設立廟宇。丁酉再亂時,實相寺幾乎全毀,於朝鮮肅宗26年(1700年),再度重建。但在高宗19年(1882年)時,又毀於一場大火之中,僅部份建築倖存保留。寺內珍藏的統一新羅時代作品國寶第10號百丈庵,是高約5公尺的三層石塔,還有其他11多件的寶物。是目前單一寺廟中,擁有最多地方文化財的廟宇。寺院不位在山間,而是在廣闊的田野中,被蒼鬱的林木環繞著。寺廟入口有一座彎月型的解脫橋,過了拱橋之後,就能看到韓國傳統守護神的石像。

美黃寺(미황사)

美黃寺(미황사)

2025-03-16

全羅南道海南郡松旨面美黃寺街164

美黃寺位於號稱南海金剛山的達摩山(489公尺)西側,是韓半島中最南端的寺院,建立於新羅景德王8年(749年)。往西海落下的絢爛夕陽、達摩山壯麗的山景,讓造訪美黃寺的遊客們讚嘆不已。大小適中的寺址坐落在與後方山麓相襯的位置上,而中央的大雄寶殿則讓人感到心靈上的平靜。特別是大雄寶殿的柱礎石,刻著烏龜、螃蟹等海洋生物,相當罕見。還有乾旱時,只要掛上去並舉行祈雨儀式就會下雨的掛佛(寶物)。掛佛與大雄寶殿或應真殿內牆壁與天花板上所繪的18世紀壁畫,應真殿與冥府殿內供奉的菩薩、羅漢、童子、神將像等雕塑,細看起來頗有一番樂趣。

◎ 邂逅韓流魅力的旅行資訊 - 電視劇《朴河京旅行記》
劇中朴河京體驗寺院寄宿之處,就是位於海南達摩山山腰處的美黃寺。這裡遠離城市喧囂,常可看到想靜心放空,到此體驗寺院寄宿的遊客。聽著隨風傳來的陣陣風鈴聲、僧人的誦經聲,聞著四處飄蕩的隱隱燃香香氣,令人不知不覺就忘卻所有煩惱與擔憂。

鳳谷寺(봉곡사)

鳳谷寺(봉곡사)

2021-05-15

忠清南道牙山市松岳面道松路632街138
+82-41-543-4004

鳳谷寺位於松岳面南端,鳳首山的東北角溪谷裡。沿著林木蒼鬱的小徑前進,就可以看到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清淨道場。在溪谷前的800多坪道場內,大雄殿和香閣殿位於東側,而北邊則有以「口」字型建築而成的寮舍。在寮舍的後面,設有洗手間和倉庫。在廟宇入口處的南方的小山丘上,則設有三聖閣。香閣殿和三聖閣,都是近年所建造的。反觀大雄殿和寮舍,則是古風僕僕的木造建築,仍維持著1891年西峰和尚修建此寺時的外貌。這裡也因為滿空禪師於乙酉年(1895年)7月頓悟法界性,所吟詠的「悟道頌」,而成為知名的佛教聖地。
* 主要文化財
鳳谷寺大雄殿及庫房(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323號)
佛畫(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242號)

牙山孟氏杏壇(孟思誠古宅)(아산 맹씨행단(맹사성 고택))

牙山孟氏杏壇(孟思誠古宅)(아산 맹씨행단(맹사성 고택))

2020-05-07

忠清南道牙山市排芳邑杏壇巷25
+82-41-536-8773

孟思誠古宅背對著雪華山西側、眺望排芳山東邊,數百年來安然無恙的保存下來,為韓國古宅中歷史最悠久的民宅。原為高麗末期忠臣崔瑩將軍的住宅,後來傳給了崔瑩將軍孫女婿的孟思誠。
家屋的型態為「ㄷ」字型的山形屋頂房,木材像曾做為柴火燒過似燻得黑黑的,柱子與樑間有著以鳳舌(鳳凰的舌頭)裝飾的單鉤,屋內天花板為「螺形屋頂」,是不常見的木頭天花板形式。被指定為史蹟第109號的孟氏杏壇有如其名,為擁有杏樹壇的孟氏住宅,包含有孟思誠古宅、九槐亭、雙杏樹等,被稱為 「孟氏杏壇」 。孟思誠親手種植了兩棵銀杏樹,並在此修業、傳授學識給後輩。

牙山貢稅里聖堂(아산 공세리성당)

牙山貢稅里聖堂(아산 공세리성당)

2024-10-16

忠清南道牙山市仁州面貢稅里聖堂街10

貢稅里聖堂位於仁州面的貢稅里山丘上,仁州面是連結牙山灣和插橋川的主要城市。貢稅里聖堂隸屬天主教大田教區的本堂,是早期從浦口上岸的天主教徒們,開始傳教的地方,教會於1894年創立。初期是利用民家充當教堂,1897年設立了司祭館,本堂於1922年正式完工。這是忠清南道最早的本堂,之後又分割出公州、安城、溫陽、屯浦本堂等。境內不但立有在丙寅迫害時,3名殉教徒的墓碑。尚有130坪的本堂、司祭館、靜思園、聚會廳等。數百年的老櫸木和各種林木所形成的綠色森林,讓天主教聖地顯得更為迷人。貢稅里和牙山、瑞山、韓山一樣,都是朝鮮時代的貢稅庫址。也就是將清州、沃川等39個地區的稅金收集後,以船運的方式,將稅金送到京城的轉運站。

蝟島雉島里村

2025-03-16

全北特別自治道扶安郡蝟島面雉島里

位於蝟島上的雉島里漁村,是個風景優美、氣氛悠閒的小漁村。漁村正前方的大海上,有許多的小島,就像圖畫似的浮在海上。早晚退潮時,藉由從海中浮現的沙灘,能直接和海上的小島相通。在沙灘上有許多的牡蠣和貝殼,只要準備好工具,就能好好地大啖美食。

向日庵(麗水)(향일암(여수))

2022-12-28

全羅南道麗水市突山邑向日庵路60

向日庵是韓國境內4大觀音祈禱處之一,百濟義慈王4年(西元644年)由新羅的元曉大師創建,當時稱為圓通庵。高麗光宗9年(西元958年)允弼居士將此改稱為金鰲庵,朝鮮肅宗41年(西元1715年)仁默大師又更名向日庵。此處在修復、新建了圓通寶殿、三聖閣、觀音殿、龍王殿、鐘閣、海水觀音像後,才具備了佛寺的樣貌。其中大雄殿(圓通寶殿)、宗務所(靈龜庵)、鐘閣,曾於2009年12月20日因火災毀損,直到2012年5月6日才修復完畢並舉行落成儀式。

要造訪向日庵通常由荏浦村前往,但從村莊到向日庵的山路頗為陡峭。途中經過售票處後,才有可以繞道的階梯與平緩道路。抵達佛庵附近,需從兩塊像房屋那麼大、如同石門般的岩石中穿過,巨石所在位置就等於其他寺院的不二門。此外,路上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景點,如在荏浦村入口處樹齡500年左右的山茶樹,還有向日庵後方金鰲山的王冠岩、經典岩、學士帽岩、扇子岩等。

向日庵因南海水平線上壯觀的日出景致而得名,又因周圍的石頭如龜殼一般,而被稱為靈龜庵。這裡每年12月31日至1月1日都會舉辦向日庵日出節,常擠滿到此觀賞日出美景的人潮。而在往向日庵的路上,有著許多海水浴場,如防竹浦海水浴場等。附近還有突山公園、無膝沙洲戰爭遺址、天鵝遷徙地、興國寺等不少景點。向日庵內有7個石窟與石縫,相傳通過了所有的石窟就可以實現一個願望。為了許願,觀光客會往大雄殿和龍王殿間泉水旁的石頭及觀音殿後方的大石丟錢幣,或是把錢幣放在烏龜石雕的背或頭上。

表忠寺(密陽)(표충사(밀양))

2024-12-13

慶尚南道密陽市丹場面表忠路1338

被指定為慶尚南道紀念物的表忠寺,是為紀念壬辰倭亂時立功的四溟大師,由國家命名的寺院。1715年(朝鮮肅宗41年)曾有重建之紀錄,而後於1926年,除應真殿以外的所有建築皆因火災被焚毁,再度重建後,才呈現今日之樣貌。表忠寺的主要文化財有:國寶青銅含銀香垸、寶物三層石塔,以及名列地方文化財的石燈、表忠書院、大光殿等。建築則有25棟,寺內保存著四溟大師的遺物約3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