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如美地植物園(여미지식물원)

如美地植物園(여미지식물원)

2024-10-16

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中文觀光路93

設有110,000平方公尺的戶外庭園與10,000平方公尺的室內植物園,總計種植了2,300多個樹種,從室內中央觀景塔還能眺望中文觀光園區、天帝淵瀑布、漢拏山與海岸線一帶景致。戶外有韓國、日本、義大利、法國等異國庭園,在仙人掌庭園裡能參觀猴麵包樹。

覺願寺(각원사)

覺願寺(각원사)

2024-03-15

忠清南道天安市東南區覺願寺街245
+82-41-561-3545

位於天安太祖山半山腰的寺廟,興建主旨在於祈求韓半島和平統一。最大的看點為用青銅製作的阿彌陀佛坐像,高15公尺、周長30公尺、重60噸,另有規模位居韓國寺廟法堂之冠的大雄殿。開山紀念館為保存寺中文物的展覽館。

廣德寺(天安)(광덕사(천안))

廣德寺(天安)(광덕사(천안))

2020-05-07

忠清南道天安市東南區廣德面廣德寺街30
+82-41-567-0050

廣德寺位於廣德山上,西元637年由慈藏律師所創建。興德王(西元832年)時,由珍山和尚修建。一直到壬辰倭亂前,都是忠清道、京畿道等地區內最大、香火最盛的廟宇。但是在壬辰倭亂時,廣德寺幾乎全部被燒毀,昔日的繁華已不復見。寺內的大雄殿、冥府殿、千佛殿等,均是近代再重修建造。廣德寺是高麗時代初期的建築,寺內至今還存有珍貴的3層石塔,石塔上的8角塔峰,是以獨特的技法再修建而成的。
普化樓前有一棵歷經數百年的胡桃木,寮舍旁也有高大的胡桃木豎立在寺中,因此廣德寺有胡桃木的原籍地之稱。廣德寺造的可說是相當雅致。進入廣德寺路邊潺流的溪水岸邊,可看到法頂禪師的隨筆「無所有」之字。

塔骨公園(탑골공원)

塔骨公園(탑골공원)

2024-03-0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鐘路99

首爾首座近代公園,原是建於1467年的圓覺寺,1897年改建成公園。作為1919年3.1運動的發祥地,為韓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場所。園內有曾是3.1運動中心的八角亭、圓覺寺址十層石塔、圓覺寺碑等文化財,以及3.1運動紀念塔、3.1運動壁畫、義菴孫秉熙先生銅像、韓龍雲先生紀念碑等。

晉州城(진주성)

晉州城(진주성)

2024-08-26

慶尚南道晉州市南江路626

最初建於古代,在1379年擴建以抵禦倭寇入侵,曾在日本侵略韓半島朝鮮的壬辰倭亂(1592~1598年)時期爆發兩次激戰。內部有矗石樓、國立晉州博物館、勝利紀念碑、戶外舞臺與咖啡廳等。城前有南江潺潺流過,景色優美,遊客還能體驗韓服並搭乘南江遊覽船。

大興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대흥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大興寺[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대흥사[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2-12-26

全羅南道海南郡三山面大興寺街400

大興寺相傳為阿道和尚於百濟聖王22年所創建,是西山大師留下遺言與衣缽的三災不入之處,也是佛教文化的中興地。寺內可看到供奉西山大師畫像與遺物的表忠祠、韓國茶的產地一枝庵、韓國茶聖草衣禪師與書法家秋史金正喜等朝鮮時代當時名士的書法與足跡。全境有大雄寶殿、枕溪樓、冥府殿、應真堂、千佛殿、千佛像、表忠祠、大光明殿、一枝庵、北彌勒庵、聖寶博物館等建築。大興寺內展出眾多文物,有國寶大興寺北彌勒庵磨崖如來座像,還有西山大師文物館內的寶物塔山寺銅鐘等,而在韓國最大的浮屠殿內,還可看到西山大師浮屠等各種文化財,並可聽到各種關於大師的故事與傳說。

益山彌勒寺址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익산 미륵사지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益山彌勒寺址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익산 미륵사지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益山市金馬面彌勒寺址路362

* 百濟時代最大的佛寺,彌勒寺址 *
彌勒寺是百濟時代最大的佛寺,關於彌勒寺的創建,都詳細地記載在《三國遺事》裡。新羅的善花公主和百濟的武王(百濟第30代君王,600~641)結婚後,有一天兩人一起上龍華山(今 彌勒山)的獅子寺,準備去拜訪智明法師。在經過一個蓮花池時,突然從池裡出現了彌勒三尊,這也成為彌勒寺創建的契機。為了供奉彌勒三尊,而興建了佛殿(金堂)、塔、廊廡(堂前東西兩側之廂房)。另有一說,認為彌勒寺的創建並非緣於百濟武王與善花公主的信仰,而是具有政治目的。推測是為了擴張百濟的國力,在馬韓勢力中心的此處興建彌勒寺。彌勒寺的興建,不僅可以看出當時百濟建築、工藝等各方面最高的文化水準,據《三國遺事》所載,新羅真平王也送了上百個能工巧匠協助,故彌勒寺的建築可謂集三國技術之大成。彌勒寺很明確地為百濟佛教彌勒信仰的核心,與之相對的則是新羅最大佛寺皇龍寺,為華嚴思想的核心。有別於皇龍寺一塔三金堂的構造,彌勒寺採三塔三金堂式;且皇龍寺的華嚴思想以王為頂點,而彌勒寺的彌勒思想,其特質在於不管貴族或平民,都能藉由修行而前往極樂世界。

* 彌勒寺址的兩個重要文物,石塔與幢竿支柱 *
彌勒寺址還有兩個重要文物,其一是彌勒寺址石塔,其一是彌勒寺址幢竿支柱。彌勒寺址石塔(西塔)被列為國寶第11號,目前高14.24m,為韓國最大、最高的石塔。可惜石塔大幅崩毁,僅留一角的6層塔身,推測原本應有9層。根據圓光大學馬韓百濟文化研究所於1974~1975年的調查,塔身並非木製而為石製,且為東西雙塔配置。而後經考古調查,確定東塔為9層石塔,並於1993年修復完成,而西塔則於2019年修復完成。石塔(西塔)被判定為韓國最高的石塔,其原因在於石塔完美呈現了過去盛行的木塔樣式,只是將建材以石塊取代木頭。
所謂的幢竿支柱是為了支撐幢竿,於左右兩側建的支柱。彌勒寺址幢竿支柱被列為寶物第236號,高395cm,推測於統一新羅時代中期之前所建。彌勒寺址石塔南方2個支柱東西間隔約90m,彼此相對。

鴨綠遊園區(압록유원지)

鴨綠遊園區(압록유원지)

2020-02-10

全羅南道曲城郡竹谷面蟾津江路1012
+82-61-360-8308

鴨綠遊園區位於蟾津江和寶城江的交匯處。3萬多坪寬廣的白沙灘,是炎熱盛夏裡,避暑的最佳場所。由於夏夜清爽又沒有蚊子的騷擾,因此家庭式的露營場地,最受到歡迎。半月橋和鐵橋橫跨在江的兩邊,讓景色顯的更為動人。特別是寶城江的下游,是著名的釣魚場所,非常受到釣客們的喜愛。另外在江邊的餐廳內,也能品嘗到當地美味的馬蹄蟹湯、烤香魚和辣海鮮湯等等。

巨文島(거문도)

2020-06-18

慶尚南道麗水市三山面
+82-61-659-3871

巨文島是由古島、東島、西島所組成的,以前也被稱做「三島」。據說在西島水越山下的海裡,有一顆長達30公尺男根型的岩石,岩石裡曾誕生過偉大儒學者,所以這顆岩石又稱為「文筆岩」。巨文島的由來,還有一說。聽說清朝提督丁汝昌曾經這座島上,和韓國大學者金庾切磋過文學,丁提督非常佩服金學者的學識,因此把這座島取名為「巨文島」。
巨文島的水越山上,有數百年前種植的青翠蒼鬱的冬柏林,還有南海岸最佳的美景-白島等觀光景點。除此之外,島上也有英軍的墓塚、為讚揚朝鮮時代有名的儒學家金楺而建立的巨文祠,還有紀念金陽祿學者的西山祠等歷史古蹟。在水越山的最南端,設有1905年4月竣工的巨文島燈塔,這是韓國最早建造的燈塔。
島上不但擁有天然紀念物第215號的黑林鴿、叢樹鶯、八色鳥等,許多在陸地上難得一見的30多種鳥類外,還棲息著120多種珍貴動物等。此外島上還有許多野生的小葉風蘭、杜松、萱草等40多種植物,及自然生長在島嶼週邊海域內的紅珊瑚群等,因此巨文島被稱為是一座難得的「生態界寶庫」。遽聞白島上曾有百座山峰,但經實際估算後卻少一座,因此將「百」去掉最上面的「一」,便成為「白島」。還有另一說法,從海上遠遠觀看,整座島閃耀出白色的光芒,因此將這座島稱為”白島”。目前白島一帶被列為第7號名勝古蹟,為了保存島上的自然生態環境,一般遊客禁止登陸。

* 島嶼:本島3座、附屬島2座
* 面積:60.5㎡(包括附屬島的面積)

* 巨文島海水浴場
位於巨文島碼頭對面的西島上,又被稱為「楡林海水浴場」。寬20公尺、長200公尺的白沙灘規模雖不大,但周圍優美的景觀與清澈的海水,讓此地成為優良的避暑勝地之一。海水浴場周圍的山茶花、油菜花及海女們,與緩和的海岸線形成一幅和諧的風景,讓人感受到海水浴場的獨特魅力。

麗水白島(여수 백도)

2020-01-31

全羅南道麗水市三山面巨文里
+82-61-690-2607

麗水市的白島,位於巨文島東方約28公里處,是由海上39個無人小島所組成的,又分為上白島和下白島。高矮不一的奇岩怪石和陡峭的絕壁,形成了千羅萬象的絕景。島上不但有鷹岩、新郎石、新娘石、兄弟岩和石佛岩等,還有許多神秘的的傳說。白島還擁有了許多自然生態資源,像是黑林鴿等30多種的鳥類、風蘭、石斛蘭、杜松、冬柏、紅楠樹等,有353種亞熱帶植物分布在島上。年平均水溫在16度,故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像紅珊瑚、花珊瑚、海綿等,還有其他170多種的海洋生物皆棲息在此。目前白島為了維護島上的自然生態,所以無法登陸。但可以搭乘遊艇,沿著白島的外海觀光,也是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