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寧越高氏窟(영월 고씨굴)

寧越高氏窟(영월 고씨굴)

2020-07-02

江原道寧越郡金笠面寧越東路1117
+82-33-560-2379

高氏窟因壬辰倭亂時高氏家族曾於此處避難而得名,至今為止高氏家族炊煮過的痕跡、掛過鍋具的地方都被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高氏窟為韓國具代表性的石灰岩洞窟之一,推測生成於4億~5億年前,進入洞窟可以一窺鐘乳石的生成過程及奧秘。高氏窟整體長達3,388m的主窟及支窟中,對外開放620m的區間做為參觀區。

清冷浦(청령포)

清冷浦(청령포)

2024-02-02

江原特別自治道寧越郡寧越邑清冷浦路133

寧越代表旅遊勝地,為韓國朝鮮王朝第6代君主端宗遭流放的地點。三面被南漢江環繞,剩餘一面為山地,需乘船才可進入(船班無固定時刻表,需達一定人數後才會出發)。進入清冷浦後,迎面而來的是筆直參天的松樹,隨處可見端宗流放時期起居的端宗御所、樹齡達600多年的觀音松、發揮觀景臺作用的望鄉塔等歷史相關場所,可一邊散步,一邊遊覽。

孟芳海邊(맹방해변)

孟芳海邊(맹방해변)

2025-01-21

江原特別自治道三陟市近德面孟芳海邊路228-239

孟芳海邊是位於孟芳旅遊區內,距三陟市區約7公里的示範海水浴場。海岸旁基礎道路設施完善,旅遊區也持續開發,清淨海域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為全國所知。海水浴場開放期間,還會舉辦鳴沙十里跑步比賽、徒手抓鱒魚等多種海邊特別活動,相當受避暑客歡迎。除此之外,附近還有高爾夫球練習場等運動設施,以便遊客利用。

三陟竹西樓(삼척 죽서루)

三陟竹西樓(삼척 죽서루)

2025-01-21

江原特別自治道三陟市竹西樓37 (城內洞)

坐落於五十川峭壁上的竹西樓(國寶),為韓國的代表樓閣之一。朝鮮太宗3年(西元1403年)三陟府使金孝孫在舊址重建後,至如今為止,歷經數十次的重修、重新上漆與增建。竹西樓下層由17根長短不一的柱子支撐,其中9根直接立於天然岩石上,剩餘8根則立於石礎上。而上層則以20根柱子支撐,採歇山式屋頂,整體建築兼具歷史與美學價值。

幻仙窟 (大耳里洞窟地帶)(환선굴 (대이리 동굴지대))

幻仙窟 (大耳里洞窟地帶)(환선굴 (대이리 동굴지대))

2020-06-16

江原道三陟市新基面幻仙路800
+82-33-541-9266

大耳里洞窟地區有幻仙窟、觀音窟、梯岩風穴...等6個洞窟,已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78號。之中的幻仙窟於1996年開始開發內部石灰洞窟,開放給一般人進入參觀。不只是洞窟,周圍還有德項山、燭臺峰、地角山等秀麗的山岳環繞,更有橡木皮屋、瓦屋、磨坊等豐富的民俗資料,附近一帶亦被指定為大耳里郡立公園,設立了許多便利設施。
幻仙窟總面積6.2km,位在海拔500m的山腰處,為東洋最大的石灰洞窟,拱門型的洞口寬14m、高10m,有大量的洞窟水流出。在幻仙窟內部可以看到在韓國的其他石灰洞窟所看不到的華麗鍾乳石及經過許多階段所形成的生成物,可以觀察洞窟的生成、成長、退化過程。尤其是中央廣場的玉座臺與洞窟入口的萬里長城、香菇型鍾乳瀑布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另外幻仙窟內10多個的大大小小洞窟湖水與6個的瀑布,讓人好像探訪地下溪谷一般。幻仙窟的地上幾乎都是由鐘乳石所組成,而直徑40m的巨大中央廣場可以容納數萬人的白沙地。幻仙窟的主要通路直徑都在15m以上,比起其他洞窟更加壯觀。
幻仙窟全年氣溫都維持在11℃,由天花板及壁面滲出的水滴相當明顯,且不易滴落。幻仙窟內棲息有蝙蝠、馬陸等24種洞窟生物,在開放區域中也可以經常看到。
* 規模:總長6.2㎞ / 開放區域1.6㎞/ 入口寬14m / 高10m,內部20~100m / 高20~30m
* 氣溫:10℃ ~ 15℃
* 幻仙窟由來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大耳里村燭臺岩附近有個瀑布,有一個美麗的女人經常來此洗澡。有一天村民們來這裡,突然附近雷聲大作,落下許多巨石把女人的行蹤隱藏了起來。村民認為那女人是仙女轉世,就把降下許多巨石的地方命名為幻仙窟,並開始祭祀,祈求村落的平安。女人消失之後,燭臺岩附近瀑布的水開始乾枯,而從幻仙窟開始流出大量的水,形成仙女瀑布。天上落下的石頭現在還保存在通往幻仙窟的入口,在岩石上建了山神堂。另外還有一名法師為了悟道進入幻仙窟,但沒有人看到他出來,人們也認為法師也是仙人轉世,因此把法師的柺杖插在山神堂前,據說現在的欕樹就是那枝柺杖所變的。幻仙窟內法師所使用的暖炕與灶都還在裡頭。

南楊州光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남양주 광릉(세조,정희왕후)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南楊州光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남양주 광릉(세조,정희왕후) [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1-02-20

京畿道南楊州市榛接邑光陵樹木園路354

位於京畿道南楊州市榛接邑富坪里的光陵是朝鮮第7代世祖(1417-1468,在位期間1455-68)和貞熹王后(1418-1483)尹氏的陵墓。被指定爲第197號史蹟的光陵為王和王妃分葬陵,左側為世祖陵寢,右側則為貞熹王后陵墓。兩個陵墓中間蓋了一個丁字閣。

世祖為世宗與昭憲王后次子,其兄文宗過世後,由年紀尚小的端宗即位。1453年,當時為首陽大君的世祖發動癸酉靖難(爲了奪取政權,肅清反對派的事件),篡取侄子端宗政權一躍成為朝鮮第7代王。其妻貞熹王后為坡平府院君尹璠之女,在其登基後被冊封為王妃,是朝鮮歷史上首位垂簾聽政的大王大妃。

光陵周圍有著蒼鬱茂密的森林,眾多生物皆棲息於此,在山林廳研究機關堅持不懈地管理下,建為樹木園,並被指定為第11號天然紀念物啄木鳥的棲息地。另外,陵的周邊古樹參天,有紅松、杉松及赤松樹等林立環繞,相當適於作為休憩之地。

東江(寧越)(동강(영월))

東江(寧越)(동강(영월))

2019-12-12

江原道寧越郡寧越邑東江路826
+82-33-370-2429

* 寧悅的代表性自然景點,東江(寧越)
東江是南漢江流經江原道一帶時的支流,流域從旌善至寧越長約60公里。東江水流急、周邊山勢陡險,遊客難以靠近,所以江水未受污染、風景優美。不少遊客前往欣賞江流蜿蜒、絕壁豎立的景色及水獺、鴛鴦、布穀鳥等珍稀動物。東江最有名的景點當屬端宗被流放17年後投身長眠的清冷浦和因泛舟而深受遊客喜愛的魚羅淵等。
此流域為4億5,000萬年前經隆起形成的石灰岩層,約2億年前開始因斷層運動和褶曲運動,而形成現今的地形。現今也受河川運動影響,沿岸有堆積、侵蝕作用不斷。又因東江流域的地表運動及地下水、石灰水的溶蝕作用,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窟。至2002年為止,大約有256個之多,其中又以白龍洞窟指定為天然紀念物206號。
生態界被列為保育範圍的水獺、稀有魚類、鴛鴦、紅隼、褐鷹鴞、領角鴞、紅胸秋沙、白尾海雕、特有飛蛾、東江白頭翁、白附子等包含未登記品種,在東江流域皆為天然紀念物、稀有動植物所棲息之處,廣為人知。

* 可一覽東江豐富的生態之地,東江的生態博物館
山林廳林業研究員所研究調查植物新品種中的候補種,其中以白附子等稀有植物受到認可;保育類8種中,水獺的棲息受到認可;鳥類中以天然紀念物的鴛鴦、角鴞、黑啄木鳥的棲息地和稀有鳥類秋沙經過認可。山林昆蟲中,未登入品種的飛蛾等2種稀有品種也受到認可。山林景觀中的石灰岩紅岩壁和白沙丘等相當發達,也屬於這裡相當特別的景觀。

* 東江的魚羅淵
東江的魚羅淵以出色的景致有著口耳相傳的傳說。相傳年紀輕輕就離開世間的端宗,其靈魂來到了寧越此地,看到了這裡美麗的風景,而在此地過著有如神仙般生活,此時,這裡的魚群多的猶如被魚鱗覆蓋的池子般,因而得名「魚羅淵」。沿著長約1公里的峽谷,流著東江中央流域的地方,約3,000多坪石島的魚羅淵,觀賞石子上猶如盆栽的松樹和浸在水裡的磐石,反射出的燦爛陽光,以及就如同屏風般的岩壁,可暫時忘卻世間的紛擾。偶而前來此處的外國遊客稱,「有著韓國大峽谷之稱的魚羅淵,其美景僅次於中國桂林」,可見其魅力之處。

驪州陶藝村(여주도예단지)

驪州陶藝村(여주도예단지)

2021-07-21

京機道驪州市五鶴洞
+82-31-887-2868

驪州陶藝村指京畿道驪州郡北内面一帶。自古,上述地區就出產優質的黏土、白土和高嶺土等陶器原料,陶藝家紛紛聞名而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陶瓷村。陶藝村内除眾多陳列物外,還有不少瓷窑,遊客可親身體驗製陶的樂趣,也可以低廉的價格購買陶瓷。此外,陶藝村每年還舉辦遠近馳名的陶瓷節。
驪州陶藝村不只是觀賞陶瓷品,還可以參觀陶瓷品的製作過程,村內包含了驪州民俗陶器組合和綜合展示館以外的60餘個個人展示館,可欣賞各式各樣的陶瓷器。此外,每年的5月隨著世宗大王崇慕祭典,一起舉辦的驪州陶瓷器博覽會,提供不一樣的觀光型態。周邊有神勒寺國立旅遊區、世宗大王陵(英陵)、寜陵、明成皇后出生之家、迎月樓和木芽佛教博物館等旅遊景點,適合進行一系列的景點參訪。

扶餘王陵園[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부여 왕릉원[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扶餘王陵園[UNESCO世界文化遺產](부여 왕릉원[유네스코 세계문화유산])

2021-10-13

忠清南道扶餘郡扶餘邑王陵路61

在扶餘到處都可見百濟的古墳,其中扶餘王陵園(陵山里古墳群)是百濟王陵中規模較大保存較良好的古墳之一。位於古墳群入口處的百濟古墓模型展示館展示著和實物大小一樣的古墓群,可讓觀光客一次盡收眼底,約花5分鐘進入展示館內即可看到南面有7個古墳,氣氛靜肅莊嚴。
古墳的外型多是圓形封土墳,內部則是穴式石室墳。在陵山里古墳1號墳中難得發現了四神圖壁畫,從畫有高句麗的壁畫來分析可以看出當初已與高句麗有往來的事實。

驪州英陵與寧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여주 영릉(세종·소헌왕후)과 영릉(효종·인선왕후) [유네스코 세계유산])

2025-06-13

京畿道驪州市世宗大王面英陵路269-10

朝鮮王陵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延續500年以上的王朝王陵,幾乎完好無損,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英陵是創制韓文的朝鮮第4代王世宗大王(1397~1450年)及其王妃昭憲王后的合葬陵;寧陵是朝鮮第17代王孝宗(1619~1659年)與王妃仁宣王后的王陵。陵墓間有以秋楓優美著稱的「王之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