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水原鄕校(수원향교)

水原鄕校(수원향교)

2022-11-02

京畿道水原市八達區鄉校路107-9

水原鄉校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唯一的一所學校。鄉校指朝鮮時代學生讀書的地方。水原鄉校裡保存著中國孔子和孟子以及韓國25位聖人的牌位。高麗時代(918-1392年)元宗22年的時候,在化城郡設立了水原鄉校,而後華城建城後,搬遷到了現在的位置。

螢火蟲洗手間(반딧불이화장실)

螢火蟲洗手間(반딧불이화장실)

2018-12-31

京幾道水原市長安區光教山路166
+82-31-228-2259

水原是有著登記於世界文化遺產的華城而聲名遠播的都市,因2002年舉辦世界盃足球賽的契機,為了不輸給其他世界優秀觀光都市而不斷努力中。屬於公共設施之一的公共洗手間是最能了解一個地區的門面,不僅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水準,更能直接反映文化與教育水準。為了成功舉辦2002年世界盃,並提供市民們優質的洗手間文化,直至1996年底不斷聽取各階層意見,展開推廣建造擁有優美音樂、掛著圖畫及花香飄蕩的個性主題「佈置美麗洗手間」事業。

針對公共洗手間與一般公司等788處洗手間的整頓計畫於1997年3月設定並正要開始執行之際,卻得到了與其他都市、國家太過類似而不夠獨特的評論。為了創造出世界最棒的洗手間文化,分別於1997年7月與1999年2月時,召集了教授、美術家、建築設計師、企業代表等各個領域的專家,舉行韓國首例「佈置美麗洗手間」專題研討會,針對洗手間文化做出明確的執行方向與系統性的推廣。

這段期間,水原市將「有文化的洗手間」概念導入公共洗手間,建造了16間內含水原文化傳統建築樣式並與自然環境融合的洗手間。為了過去曾經一度忽視的身心障礙人士、老弱婦孺們,內部不僅設置了適合他們的空間與尖端衛生設施,還有香氣、畫作、花、書架,甚至還有音響設備能夠欣賞音樂,成為讓使用者感嘆讚賞的文化空間。

水原市預定之後還會再新建20多座美麗的洗手間。自去年11月起舉辦將華城與洗手間結合的「美麗洗手間免費之旅」,有許多國內外民眾參與。為了讓市民自發性的參與並引起關心,每月舉辦以餐飲店等一般店家洗手間為參加對象的“優質洗手間比賽”,至今已有76處獲得此項殊榮。在店內貼上充滿水原文化象徵的優質洗手間徽章,散發驕傲與自信感。

希望像生活於1級水源、僅以川蜷為食的螢火蟲般乾淨美麗,因而套上螢火蟲之名。洗手間內會播放古典樂、蟲聲鳥鳴等,另外透過「使用中」的標誌就能知道裡面是否有人正在使用,無障礙洗手間內則設置有連接到管理室的緊急通話設備。螢火蟲洗手間最為特別的優點是可以清楚看到外面的玻璃窗,透過玻璃窗可以欣賞美麗的光教貯水池,當然從外面是看不見內部的。

光教山(광교산)

光教山(광교산)

2025-03-16

京畿道水原市長安區上光教洞山58

形成水原市與龍仁市界線的山,主峰為海拔852公尺的蒸籠峰,因矗立於周圍無高山的平原地帶,山脊線極度平緩,四周樹木茂密,吸引無數人們前來享受森林浴或登山,冬季雪景優美。山上有用於紀念在丙子胡亂時期取得全勝的金俊龍將軍戰勝地及紀念碑,以及朝鮮文臣沈溫先生墳等文化財。

華城行宮(화성행궁)

華城行宮(화성행궁)

2025-05-19

京畿道水原市八達區正祖路825 (南昌洞)

華城行宮是正祖御駕至顯隆園時作為臨時住處所使用的地方,規模比其他行宮雄偉,使用率也較高,所以有人甚至稱之為景福宮的「副宮」。正祖18~20年興建華城,並於八達山東側建立了行宮,平時則作為留守府(即現在的市政府)。

華城有蒼龍門(東)、華西門(西)、八達門(南)、長安門(北)共4個門樓,因其優異的建築技術與價值,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韓國被視為第一個新都市開發的案例,受到極大的肯定。朝鮮第22代王正祖,為了哀悼慘遭關進米櫃而死的父親思悼世子,將其墳墓遷葬到當時最好的明堂水原(現今的華城市),並命令住在陵寢周圍的居民搬到八達山下,建造了城市和城郭。

參與華城的國弓體驗、八達山山頂孝園敲鐘以及行宮的各種傳統文化體驗,能讓遊客對韓國的文化有進一步認識。此外還有試穿大長今服裝、許願樹、蓋紀念戳章等活動。

華虹門(화홍문)

華虹門(화홍문)

2025-05-28

京畿道水原市八達區水原川路377

水原川自南向北貫穿整個華城,因此在水原川與城相會處設置水門,北側有北水門,南側有南水門。由七座虹橋的水門組成的華虹門是華城的北水門,其特點是7座水門大小各不相同。中間的水門比左右兩側的寬且大,可準確測量降雨量。而華虹門東邊山坡上,還有展現韓國傳統建築美的訪花隨柳亭。

◎ 看見韓流魅力的旅遊資訊 - 電視劇《背著善宰跑》
華虹門因水門的照明與步道而蔚為人知,善宰向小率表白心意的華虹門前石橋如今仍是吸引粉絲們專程前來拍照的人氣拍照區。

新世洞七層磚塔

新世洞七層磚塔

2021-07-13

慶尚北道安東市法興洞8-1
+82-54-840-5225

高16.8公尺、寬7.75公尺的新世洞七層磚塔是韓國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磚塔,被指定爲16號國寶。此塔所在地區稱爲“法興里”,由此推斷該塔屬於建於8世紀統一新羅時期的法興寺。但除此塔以外,寺廟再無任何遺迹。有迹象表明現在固城李氏宗宅的所在地爲法興寺舊址。現存的七層磚塔上部已經消失,下部刻有精美的佛教保護神。據收錄安東地區歷史的《永嘉志》[安東地區歷史書,完成於1608年]記載,1487年修葺此塔時法興寺還留有3間左右的建築物。

安東君子村(烏川遺址)(안동 군자마을(오천유적지))

安東君子村(烏川遺址)(안동 군자마을(오천유적지))

2024-10-24

慶尚北道安東市臥龍面君子里街29

聚集了20多棟傳統韓屋的村落,在朝鮮時代學者輩出,且居住著無數君子(德才兼備的俊秀),因而得名君子村。村內有已被指定為文化財的濯清亭古宅、光山金氏祠堂、枕落亭等,提供韓屋寄宿,能藉此體驗古宅傳統與傳統文化。

島山公園(도산공원)

2022-12-16

首爾特別市江南區島山大路45街20

島山公園是位於首爾市江南區新沙洞的近鄰公園。1970年3月10日,據當時的總統朴正熙指示,為了表彰島山安昌浩先生(1878~1938)爭取國家自主獨立奮不顧身的愛國精神及教化民眾的教育精神,將其尊為國民楷模,決定設立紀念公園。

首爾市隨之於1973年在江南區新沙洞建立約1萬多坪的公園,將原葬於首爾忘憂里公墓的安昌浩先生遺骸遷至此地,其夫人李惠練女士的遺骸也從美國洛杉磯轉移至此同其合葬。之後,更將江南區清潭洞至論峴洞寬50m、全長3250m的新舖設的道路,命名為「島山大路」

公園內設有島山先生紀念銅像1座、語錄碑1座、碑文解說機1台等。而每年3月10日,興士團與島山紀念事業會還會在此地舉辦島山先生追思活動。

首爾廣場(서울광장)

2024-06-19

首爾特別市中區世宗大路110

首爾市廳前的草坪廣場,不但是三一運動、6月民主化運動等韓國現代史重要歷史事件的舞臺,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時,更聚集了數十萬名市民在此為韓國隊加油、打氣,因而受到世界各國的矚目。首爾廣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朝鮮高宗時期的1897年,高宗避難至俄羅斯公使館,再回到月山大君私宅慶運宮(今 德壽宮)。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自行稱帝的高宗,為了奠定國家的新基礎,以德壽宮大漢門前為中心,舖設了放射線形的道路,前方則設了廣場與圜丘壇。自此時開始,大漢門前方廣場經歷了高宗保護示威、三一運動、四一九革命、反對韓日會談示威、六月民主化運動等,成為市民的主要舞臺,也是周邊擁有許多歷史文化資源,具備國家象徵性與歷史性的地點。如今,這裡成為首爾代表廣域之一,春、夏、秋季為許多人在此休息、閱讀,以及舉辦各種活動的空間,冬季則化為溜冰場,一年四季都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之處。廣場對面為德壽宮,一旁則為首爾圖書館,適合順道遊覽。

世界盃公園(월드컵공원)

2023-02-02

首爾特別市麻浦區天空公園路84

世界盃公園是爲紀念2002年首次在韓國舉辦的第17屆世界盃足球賽,同時也爲整治自1978年以來15年間掩埋共約9,200萬噸垃圾的蘭芝島而修建之公園,於2002年5月1日正式開放。歷時6年的淨化工程(處理掩埋垃圾中污染環境成分的工程)及1年多的公園建設。世界盃公園位於首爾世界盃體育場附近,由和平公園、天空公園、彩霞公園、蘭芝川公園與蘭芝漢江公園共同建構而成,公園佔地廣闊,面積高達105萬坪,吸引許多民眾喜愛在傍晚時分到這裡溜冰或散步休憩。

* 和平公園 446,283㎡ (135,000坪)
紀念21世紀首個世界盃賽事,提高韓國與首爾形象的現代公園,發揮著作為世界盃體育場前院,以及首爾西北部地區中心公園的作用。和平公園也是代表世界盃公園整體的公園,是追求自然與人類共存共生,祈求和平的空間。擁有未來指向型開放廣場「UNICEF廣場」,以及從漢江引水,種植許多能淨化水域的水生植物的「蘭芝蓮花池」等。

* 蘭芝漢江公園 776,863㎡ (235,000坪)
位於漢江邊的蘭芝漢江公園與其他漢江公園不同,是往江邊方向延伸、具和緩坡度的新概念親水公園,佔地規模為13個漢江公園中的第2大,擁有自然生態濕地與自然環境保存空間、遊覽船碼頭、草地廣場與露營場、遊艇場、弓箭場、運動場等設施。

* 天空公園 191,736㎡ (58,000坪)
天空公園是世界盃公園5個公園中距離天空最近的公園,這裡曾經是遍地垃圾的掩埋場,如今則成為擁有數個觀景臺,擁有美麗景致的草地公園。除首爾市內外,遊客用肉眼即可直接觀賞南山、北漢山和冠岳山景色。此外這裡還設有5台風力發電機,爲整個公園及公園管理事務處提供充足的電力。此處也種植了大片的紫芒,每到秋天還會舉辦紫芒節,在紫芒節期間天空公園更會開放夜間參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造訪。

* 彩霞公園 340,497㎡ (103,000坪)
由漢江下游第一垃圾掩埋場上端部分約10萬3千坪的掩埋場重建而成。掩埋場環境惡劣,為解決利用度低的問題,並預防地盤下陷,鋪設草坪建立不會破壞地形的環保高爾夫場,並在高爾夫場附近設置了能欣賞漢江風景與美麗彩霞的市民空間,以使地盤穩定,並達到環境利用的最大化。

* 蘭芝川公園 446,283㎡ (135,000坪)
蘭芝川公園是在天空公園下的蘭芝川附近開發的公園。過去曾經垃圾污水橫流,現在已整頓恢復成清澈河流的新面貌。此處還有約50,000棵樹木生長的樹林,並沿著水岸設置散步路,也為附近的身心障礙者、青少年、老人等設有各種休閒運動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