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 - 韓國旅遊信息

白翎島(백령도)

白翎島(백령도)

2021-03-26

仁川廣域市甕津郡白翎面白翎路
+82-32-899-3510

白翎島於1985年原屬黃海道長淵郡,光復後編入甕津郡,原名為鵠島,由於貌似朱鷺揮著白色翅膀飛在空中,故又稱白翎島。
白翎島與北韓最近的地方不過50.98㎢,因華東到沙串海岸的堆積作用,面積漸大,現已成為韓國第8大島。此地為軍事要地,因此入島須辦理手續。

這裡有韓國傳說<沈清傳>中沈清投海的印塘水,還有海蔘、鮑魚等豐富漁產。在島西側頭武津的仙臺石,可以看到高麗時代忠臣李大期所寫<白翎志>的景象,他讚喻為「年邁神明最後的作品」,以垂直絕壁和奇岩怪石而聞名,這裡有蠟臺石、兄弟石、大象石等多姿多彩的岩石。另建有共2樓的沈清閣,與連接沙串天然飛行場(沙濱)、頭武津等白翎島的觀光路線。在鎮村里北面海域,有韓國唯一海豹棲息地的海狗石、龍器浦港邊也有世上唯二的硅藻土海岸(又名沙串海岸),長度只有3km,退潮時會形成300m以上的道路,可做為車道運送軍事補給。

安眠島自然休養林(안면도자연휴양림)

安眠島自然休養林(안면도자연휴양림)

2020-06-09

忠清南道泰安郡安眠邑安眠大路3195-6
+82-41-674-5019

安眠島自然休養林為泰安地區唯一一處的休養林,被稱為海水浴場天堂,在這裡可以盡情舒適享受山林浴,也是別具有特色的旅遊勝地。自古以來安眠島就以地區獨有的安眠島松樹聞名,松樹極為筆直延展至天際為其最大特色,朝鮮(1392~1910年)時代開始,為了木材上的使用需要因而執行特別管理。
從安眠島自然休養林入口處開始,就有豐盛茂密的安眠島松樹林,沿著散步小徑經過山林展示館後,可見由休養林所經營的美麗原木木屋及以傳統瓦片所建造的韓屋住所。此外還有黃土草家、山林休養館等多個住宿設施可事先洽詢預約。

峨嵯山城(아차산성)

峨嵯山城(아차산성)

2023-04-05

首爾特別市廣津區廣場洞

與漢江共息共存、賦予廣津地區自然氣息,與廣津共同度過悠悠歲月的,就是”阿且山城”。峨嵯山將廣津的翠綠以明亮的陽光,自然地融合在我們的生活中。
三國時代高句麗、百濟、新羅曾在阿且山城,展開過激烈的戰事。高句麗時期這裡被公認為最美麗的江河,在如詩如畫的江邊建了一座’雙樹亭’,沿著廣渡口江村迂迴形成的農路、與江邊漁翁們的閒聊等,皆有助於增添詩詞中的意境,因此常有許多詩人與墨客造訪此處。
為了奠定佛道修行,附近建有銀石寺、梵窟寺、永華寺,廣渡口一帶也設有伯仲寺。位於峨嵯山山麓龍塘山上的楊津祠,每逢春、秋兩季都會舉行祭典,以祈求水道與漁村的安寧。
現在這裡成為市民散步與運動的市民公園。一直到朝鮮中期為止,這一帶被開發為牧場,因此人煙稀少、林木茂盛。當時峨嵯山、龍馬山一帶棲息有許多老虎、狼等野生動物,是君王狩獵時的主要場所。
由峨嵯山前的廣渡口搭乘船隻橫渡漢江,在欣賞峨嵯山如畫般的美景下,有許多文人在此吟歌誦咏。在近代人口漸漸往首爾集中的影響下,峨嵯山一帶也聚集了許多住宅建築。
到1950年代為止,被譽為漢江邊最美麗景色的峨嵯山山麓一帶,還設有李承晚前總統的別墅。在峨嵯山獨特的魅力與Sheraton Walkerhill飯店建立後,附近一帶漸漸出現了許多高級住宅,峨嵯山周圍的景象也隨著各時期的轉變,而有不同的風貌。
一鼓作氣登上峨嵯山山頂並環顧四周,不但能欣賞到楊州一帶的景色外,還能眺望到以忘憂洞為中心的地區、江南的廣闊原野、以及橫跨城南與廣州的南漢山山景,而流躺在眼前、滔滔不絕的漢江,就像是被包覆在長龍微熹、隱綽的翅膀中。山頂上舒爽、廣闊的豁然風景,更是輕易地映入眼簾,這就是峨嵯山的獨特魅力。
峨嵯山一帶的林木,雖然在住宅開發下漸漸消失,但在成為廣津區的綠地後,便重新改造成厭倦都市生活現代人的休閒場所。公園內處處可見的天然泉水,正是獻給努力登山遊客的最好禮物。
擁有山岳及江河的所有優點,正是峨嵯山的特有文化。與背著水桶、毛巾上山的遊客閒聊,分享彼此的生活趣事、再加上新鮮的空氣、翠綠的山峰、親切的人群等,都是讓人迷上峨嵯山的原因之一。
位於廣津區廣津洞、九宜洞、中谷洞一帶的峨嵯山,名稱由來已久。傳說這裡正是與平昌公主相戀的溫達將軍戰死之地。雖然峨嵯山高不過250公尺,但卻是三國時代著名的主要戰略要地。在九里市峨嵯蔚村每年都會舉行溫達將軍祭典。由首爾往Sheraton Walkerhill飯店的路上,轉進峨嵯山公園方向即可。公園入口處的相見廣場、生態公園、羽球場、泉水臺、遊樂區等設備,皆乾淨、清潔並年中無休免費開放。

國立5.18民主墓地(국립 5.18 민주묘지)

國立5.18民主墓地(국립 5.18 민주묘지)

2024-07-10

光州廣域市北區民主路200

國立5.18民主墓地是埋葬了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時犠牲者的公墓。隨著文民政府(金泳三政府)執政與對5.18民主抗爭的重新評價後,一般民眾不斷出現將5.18犧牲者的墓地指定為民主聖地的聲音。光州廣域市獲得中央政府的支援,在光州廣域市北區雲亭洞山34番地165平方公里的腹地上,建造了5.18墓地。

墓地內有5.18英靈之墓764座(2017年基準)、建築物7棟(民主之門、遺影奉安所、歷史之門、崇慕樓、追念門、管理樓、休息室)與歷史空間、民主廣場、參拜廣場、展示空間、象徵雕刻品、光州民主運動追慕塔、7個歷史廣場(義兵、東學、三一運動、光州學生運動、四一九革命、光州民主化運動、統一廣場)、獻樹紀念碑、竣工紀念塔等。

1980年5月,由於前一年的雙十二政變,民眾發起全國抗爭運動,以對抗當時軍方想要掌握政權的陰謀。軍方在鎮壓過程中展開肆無忌憚的屠殺,而5.18民主抗爭即是為了對抗軍方的市民民主抗爭。這墓地不僅是為了懷念那些在這裡犧牲生命的光州市民們,更是為了提醒眾人這塊土地上不會再有不義與獨裁的立足之地的歷史教育場所。此外,象徵民主聖地由我手中栽下的民主樹獻樹運動,也成為使海內外認識到5.18崇高精神的契機。

5.18民主化運動追慕塔位於5.18墓地中央處,塔身呈四角形柱狀,高40公尺。整體建築參考自韓國傳統石造建築的幢竿支柱,再加入現代元素打造而成。塔身為兩手環抱模樣,中間設置了橢圓形的造型物,象徵新生命的復活。反射著時時刻刻變化的陽光,就像是希望的種子。

※ 參拜時請勿穿著拖鞋與無袖上衣等服裝

禪雲寺(高敞)(선운사(고창))

禪雲寺(高敞)(선운사(고창))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高敞郡雅山面禪雲寺路250
+82-63-561-1422

相傳禪雲寺是百濟威德王24年(西元577年)黔丹禪師所創建,與金山寺並列全羅北道曹溪宗兩大本寺。依據禪雲寺保存的史料,創建時曾是一度有89座佛庵、收留3,000多名僧侶的大寺院,如今卻只有本寺與兜率庵、懺堂庵、東雲庵、石床庵留存。

相傳懺堂庵是新羅真興王的王師義雲國師所創建,現在禪雲寺內有寶物7件、天然紀念物3件、全羅北道有形文化財11件與全羅北道文化財資料3件,總共24件珍貴文物。

而這裡特別的是在大雄殿後方有著樹齡約500年,平均高6公尺的山茶樹生態群落,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84號。百花盛開的春天時,寺院後方盛放的山茶就像是屏風一般圍繞,十分壯觀。為了迎接禪雲山山茶林的花季,每年4月中旬也會定期舉辦山茶藝術節。

華嚴寺(화엄사)

華嚴寺(화엄사)

2024-08-22

全羅南道求禮郡馬山面華嚴寺路539

華嚴寺位於求禮邑東邊5.4公里之處,是坐落於韓國民族靈山智異山山腰處的千年古寺。寺院於西元544年(百濟聖王22年)由緣起祖師所建造,寺名取自華嚴經的華嚴二字。起初只建了海會堂與大雄常寂光殿,其後在643年(善德女王12年)由慈藏律師擴建,875年(新羅憲康王1年)道詵國師再次擴建。1592~1598年壬辰倭亂時遭火焚毁,1630年(仁祖8年)碧巖禪師開始重建寺院,於7年後仁祖14年(1636年)完工。

寺院內包含覺皇殿在內,共有國寶4件、寶物5件、天然紀念物1件、地方文化財2件等多項文物古蹟與20餘棟的附屬建築。特別的是建築配置,在經過一柱門後,約往東北方30度角轉彎,可抵達安置金剛力士、文殊、普賢像的天王門。此門與金剛門在西方並列而建為一大特徵。經過天王門再繼續向上,就到了普濟樓。有別於其他寺院從樓下通過即抵達大雄殿的方式,普濟樓則需要從樓旁通過才能前往。而寺內東西兩座塔呈斜線方向,東塔上端再高處一點可看到大雄殿,而西塔上端再高處一點則可見到覺皇殿。

其中覺皇殿被指定為國寶,為相當有名的建築物,亦為現今當中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木造建築,其雄偉的外觀令人驚嘆不已。覺皇殿前的石燈高6.3公尺、直徑2.8公尺,為韓國最大的石燈,是統一新羅時代表現佛教中興期的作品,也被指定為國寶。覺皇殿外邊位於名為孝岱的小坡上有四獅子三層石塔,為創建華嚴寺的緣起祖師幫母親祈求冥福而設立的塔,其特殊的美工與精緻的雕刻技術堪稱名作,而被列為國寶。覺皇殿內部後邊的靈山會掛佛幀則於1997年被指定為國寶。

華嚴寺內寶物中,大雄殿(寶物)充分展現朝鮮時代優越的藝術性,大雄殿兩旁的五層石塔也因其出色的造型性與精緻的雕刻技術,被指定為寶物。寺院以智異山國立公園為背景,處處皆有名勝與自然美景分布其中。另外從河東到華嚴寺的19號公路邊植有櫻花樹(長約35公里),每到4月櫻花盛開,為極佳的兜風路線。附近還有蟾津江梅花村、姑蘇城郡立公園、智異山國立公園、雙磎寺等景點,吸引眾多旅客前往遊覽。

顯忠祠(현충사)

顯忠祠(현충사)

2020-04-29

忠清南道牙山市鹽峙邑顯忠祠街126

顯忠祠是供奉忠武公李舜臣將軍的祠堂,位於距溫陽溫泉4km的芳華山山麓。祠堂建於肅宗32年(西元1706年),第二年肅宗將其命名爲顯忠祠。1932年日據時期,李忠武公遺址保存會成立,重建了祠堂。1966年至1974年間,政府多次翻修整建祠堂,並把祠堂列爲國民聖地。祠堂本殿內懸挂著將軍遺像與記錄其生平的十鏡圖,遺物館內則展有國寶第76號《亂中日記》、寶物第326號長劍等。而在祠堂腹地內,也有李忠武公故居、靶場、旌閭等。此外,距顯忠祠西北邊9km遠處的陰峰面三岔路口於羅山一帶,就是忠武公墓的所在地。

俗離山國立公園(忠北)(속리산국립공원(충북))

俗離山國立公園(忠北)(속리산국립공원(충북))

2024-03-15

忠清北道報恩郡俗離山面上板里

俗離山(1,057公園)是由華陽、仙遊、雙谷溪谷所組成的國立公園,位於小白山脈中間地帶,1970年被指定為國立公園,向以優美景觀與嶙峋怪石著稱。公園內有天皇峰、文藏臺、毘廬峰等岩陵,以及法住寺、成佛寺與甄萱山城等景點。

雙磎寺(河東)(쌍계사(하동))

雙磎寺(河東)(쌍계사(하동))

2024-12-12

慶尚南道河東郡花開面雙磎寺街59

新羅聖德王21年(西元722年),三法師父從中國留學歸來,帶回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之舍利,為供奉舍利而建了寺院。文聖王2年(西元840年),真鑑禪師將寺院命名為玉泉寺,而後於定康王2年(西元887年),這裡才改名為「雙磎寺」。寺院曾於壬辰倭亂時毁於戰火,現存的建築皆為朝鮮仁祖10年(西元1632年)由碧巖大師所重建。

雙磎寺春季的櫻花特別有名,著名的花開十里櫻花路,就是從花開面至雙磎寺的道路,夾道的櫻花樹形成長長的櫻花隧道,每到春季就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賞櫻。寺內也有許多值得一看的景點,如新羅時代文學家孤雲崔致遠先生親筆所寫的「雙磎石門」、真鑑禪師大空塔碑(國寶)。經過大空塔碑往北走500公尺,在國師庵的庭院內,可見到被稱為四天王樹的春榆。而往東北邊約走2公里,還有名列智異山十景之一,貫穿青鶴峰與白鶴峰兩處溪谷,高60公尺、寬3公尺的佛日瀑布。

此外,雙磎寺與茶也有很深的淵源。新羅興德王3年(西元828年)金大廉出使唐朝後,首度將茶樹種子帶回國,並奉王命將其種在智異山南側雙磎寺一帶,使這裡成為韓國最早的茶葉栽培地。不僅在一柱門附近立有「茶始培追遠碑」,在村落的茶園內,也有「茶始培地紀念碑」。

束草海水浴場(속초해수욕장)

2024-02-02

江原特別自治道束草市日昇路190

1976年首度對外開放的束草海水浴場為韓國具代表性的海水浴場之一,其優點在於鄰近束草市區,步行即可前往高速巴士客運站,交通便利。這裡的海水清澈,水淺坡緩,每年夏天湧入來自全韓國各地的避暑遊客,旺季7~8月更是人潮摩肩擦踵。海水浴場周邊的餐廳與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海灘後方松林茂密,並建有小公園與步道。 即便是暑休季過後,海水浴場仍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原因就是沙灘處處的造型物不分季節,帶來豐富多彩的看點。以束草的韓文為發想的「ㅅㅊ」韓文字母造型物、標出全世界各國方向的巨大指南針、生動的海豚雕塑等吸引了人們的視線。以蔚藍大海為背景的大型相框與延伸至天空的天國階梯為這裡最受歡迎的拍照背景。每年為了讓遊客留下美好回憶,不時舉辦街頭表演、夏季海邊慶典、束草精釀啤酒節等活動,配合舉辦時期到場的話,便能欣賞樂團表演、音樂會等精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