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慶尚北道安東市臨東面知禮藝術村街427
[有名的藝術創作村──知禮藝術村]
知禮藝術村是建造安東大壩時所形成的村莊,當時因安東市臨東面知禮里面臨被水淹沒的處境,於是知禮藝術村村長金原吉自1986年開始,將原本位於淹沒區域的義城金氏知村派宗宅與書堂、祭廳等10棟建築移建至原村莊後山山腳。文化部於1990年將這座村莊指定為藝術創作村,做為藝術人創作與研習的空間。韓國有許多因建設水壩而被淹沒的村莊,但知禮藝術村是韓國第一座因個人想法與努力而保存下來的古蹟兼文化空間。相較於西方的創作村多為工廠、畜舍改造或組合屋的形式,知禮藝術村因有著高格調的建築古蹟而更顯不同。
這裡的夜晚時分星星格外明亮、螢火蟲到處飛舞,可聆聽大自然的風聲與蟲鳴,早晨籠罩水霧下的湖水更顯神秘,一年四季都能勾起人們不同的靈感。這裡還可以體驗拔野菜、抓魚、摘水果、採香菇等,並能夠品嚐安東地方的傳統兩班美食。於350年木造古建築暖炕房內能夠感受到古宅的情趣,還可看到保留著原始面貌的大廳木地板、石階、發出嘎吱聲的門、院子一角的醬缸臺等,處處古意盎然。
[知禮藝術村的各種體驗活動]
雖然知禮藝術村主要是提供學術、藝術人執筆創作與研習的空間,但也同時是外國朋友們體驗韓國文化,以及一般人體驗傳統生活的地方。村內具有太陽能沐浴設施與網路通訊設備,以便女性旅客或外國旅客使用。知禮藝術村一年約有5千多人造訪,在村內能體驗生活、禮儀、自然、學習、藝術、精神等各式各樣的古宅文化體驗活動。生活體驗主要有試穿韓服、品嚐韓食、韓屋住宿等,禮儀文化則有農曆春節、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體驗與祭禮、歲時風俗、禮節教育等,自然體驗內容則包含戲水、抓魚、採集昆蟲植物、觀測夜晚星空、觀察野生動物等。
2025-05-19
慶尚北道慶州市雞林路9
位於慶州大陵苑內的天馬塚,經推測為5世紀末至6世紀初修築的古墳,於1973年進行挖掘調查,是新羅時代特有的積石木槨墓。整個墳墓高12.7公尺、直徑50公尺,封土內有以溪石堆砌而成的積石層,而積石層內有長6.5公尺、寬4.2公尺、高2.1公尺,以樹木構成的墓室,其中央則放置了安置屍身的木棺。天馬塚是大陵苑內唯一公開內部的古墳,原本是為了挖掘一旁的皇南大塚而示範挖掘之處,因以當時的技術來看,要發掘皇南大塚這樣巨大的墳墓相當困難。沒想到天馬塚內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金冠、金帽、鳥翅造型冠飾、金腰帶、金銅鞋等出土時仍佩戴在死者身上的遺物,共計有11,526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要數金冠,呈現典型的新羅金冠形態,正面立有三條樹枝模樣的裝飾,背面有兩條如鹿角與樹枝模樣的裝飾,且上面懸掛了新芽與形似胎兒的曲玉裝飾,天馬塚金冠是迄今為止出土的金冠中最大、最華麗的一個。而在白樺樹皮上繪有天馬的馬韂(垂在馬鞍兩側,用以防止泥土濺到騎馬者衣物的馬具)天馬圖,是韓國古墳首次出土的貴重畫作,也是至今為一留存的新羅代表繪畫作品,極具價值,因此被指定為國寶。也因這個陪葬品,使這座古墳得名天馬塚。天馬塚出土的文物目前皆於國立慶州博物館中展出,有興趣可前往參觀。
2025-04-21
京畿道龍仁市器興區民俗村路90 (甫羅洞)
為向海內外遊客介紹歷史長久歲月傳承下來的韓國傳統文化及生活風俗,韓國民俗村於1974年設立。由於極具教育與觀光價值,自設立以來,韓國民俗村就以生動的傳統文化體驗與美麗的自然風景,廣受遊客喜愛。
民俗村的構造選擇呈現朝鮮後期當時的生活景象,尤其是展現出當代士農工商階層文化、巫俗信仰、歲時風俗等各式面貌。另外依地區特色完整再現當代傳統農宅、民宅、官宅、官衙、書院、韓藥材店、書塾、樓亭、打鐵鋪、市集街道,以及擁有99個隔間的兩班住宅等建築物,以藉此來更加瞭解朝鮮時代人民的生活。
民俗村會舉辦農樂、走繩、馬術武藝、傳統婚禮等傳統民俗表演,還會舉行如「Welcome to 朝鮮」等各種不同主題的季節慶典,為遊客帶來不同的樂趣,讓遊客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朝鮮時代,實際感受過去的生活。這裡還有能體驗傳統生活、民俗遊戲、傳統工藝的豐富活動,也貼心為團體遊客準備了每日體驗學習、青少年修練活動認證等團體體驗項目。此外,還有15種刺激又好玩的兒童遊樂設施與雪橇場等其他設施。民俗村內還有重現朝鮮時代鬧市景象的市集,在此也販售各種鄉土飲食,讓遊客享用使用天然調味料製作而成的韓國傳統美食。
2024-03-06
釜山廣域市海雲臺區迎月路190
從海雲臺海水浴場翻越臥牛山至松亭海水浴場的山路,沿途種有櫻花樹與松樹的8公里海岸道路為景色優美的兜風路段,山路最高處有迎月園與海月亭,可俯瞰青沙浦近海。咖啡廳、餐廳與畫廊林立,「迎月路月出」則是韓國名勝。
2024-03-05
首爾特別市永登浦區63路50 韓華金融中心_63
韓國代表性地標,同時也是將經濟成長視覺化的代表性建築。擁有地上60層、地下3層的規模,共63層。大廳和戶外庭園中設置著現代美術家的作品,特色是金色的玻璃,會隨著季節和日照量的不同產生不同氛圍。此處也是欣賞汝矣島漢江煙火慶典的最佳地點。
2019-06-19
仁川廣域市江華郡華道面興旺里山42-1
+82-32-930-4571
塹星壇相傳是檀君祭天的祭壇,整個祭壇以石砌成,下端的基壇呈橢圓形,其上則堆疊出方形的石壇。橢圓形基壇長13公尺、寬17.5公尺,直徑8.7公尺,而方形石壇呈單邊6.6公尺的正方形。塹星壇歷經多次整修,分別曾於高麗元宗11年(西元1270年)、朝鮮仁祖17年(西元1639年)、肅宗26年(西元1700年)重修,才具備今日之樣貌。直到現在,每年開天節仍會在此祭祀檀君,而全國體育大會的聖火,以及1988年奧運的聖火,也是在此點燃並傳遞。
2024-10-18
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樹木園街72
+82-64-710-7575
擁有濟州野生樹種及亞熱帶植物等1,100多種植物的樹木園,全年都能見到野花盛開,並設有濟州稀有植物展覽室、蘭花展覽室、水生植物園、溫室,Goengi岳路上方則有森林浴場。坡度平緩好走,沿著步道感受鳥語花香亦是不可或缺的樂趣。
2025-04-22
仁川廣域市江華郡三山南路828號街44
位於江華島西邊席毛島洛迦山的普門寺,是新羅時代635年懷正大師於金剛山修行時,親眼見到觀世音菩薩顯靈,於是南下江華島所創建的寺院。創建時,以觀世音菩薩常駐之山取名,而將此山命名為洛迦山。又因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廣大無邊,而將寺名命名為普門寺。在韓國有三大海上觀音祈禱道場,江華普門寺即為其中之一,與知名觀音聖地襄陽洛山寺、錦山菩提庵齊名。普門寺創建後僅僅14年的649年,就有釋迦牟尼與彌勒菩薩等22尊石像從海中被撈起,供奉於石窟法堂,使這裡變得更加知名。又因祈禱相當靈驗,又被稱為神通窟。此外,在洛迦山山腰的眉毛岩下,還有被列為仁川廣域市有形文化遺產的磨崖觀世音菩薩像。菩薩像正對遼闊的西海,彷彿俯瞰眾生,因而吸引許多信徒前來參拜。
2024-10-18
京畿道加平郡上面樹木園路432
晨靜樹木園背倚祝靈山優美自然風光,為透過園藝學讓充滿韓國美的庭園相互交融的園藝樹木園。除了多座特色庭園,在鬱鬱蔥蔥的紅松林下可享受森林浴,為都市人提供了放鬆身心的場所。其由設計者(韓尚慶,三育大學園藝系教授)命名,於1996年5月開幕,擁有20個主題庭園、青蔥草坪、花壇與天然步道。最受遊客喜愛的下景庭園用韓半島地形模樣呈現出韓國的錦繡江山,並以盛開的花卉呈現其美景。此外,還能參觀包括300多種白頭山植物在內的5,000多種植物。這裡也是許多影視作品的外景拍攝地,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朝聖。
2022-12-15
首爾特別市龍山區西冰庫路185
+82-2-792-5660
龍山家庭公園原是美8軍高爾夫場,佔地9萬坪頻,自1992年開放以來,以其寬闊的草坪,美麗的蓮花池吸引著衆多的遊客。1997年11月15日國立博物館設立後公園縮小為現在的27,000坪。蓮花池在公園的中心,周圍有柳樹,長凳和草地,當微風吹起,柳樹的葉子隨風飄舞,十分美麗。鴨子和各種鳥更增加了蓮花池自然美,讓遊客有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龍山公園所在的位置也具有非常特殊的歷史意義,在壬辰倭亂時期,這裡曾是倭寇的兵營,6.25戰爭以後又成了駐韓美軍的專用高爾夫球場,在這裡建造公園表明這塊土地正在慢慢歸還給韓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