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盂供養(발우공양) - 地區信息 - 韓國旅遊信息

缽盂供養(발우공양)

11.7Km    2024-01-2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郵政局路56
+82-2-733-2081

位於首爾曹溪寺一柱門前的鉢盂供養為韓國佛教文化事業團直營的寺院料理專賣店,曾在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獲《米其林指南》評為一星餐廳,口碑極佳,通常需提前一個月訂位。「鉢盂」是指僧人們的進食,代表進食也是領悟真理的過程,店家以此佛教教誨為基礎,推出五種套餐。套餐順序為前菜、粥、嘗味、噉味、僧笑、愈味與甜點,依季節選用當季最佳食材來安排內容。根據韓國傳統飲食法,以能開胃的辛奇湯汁作為前菜,接著為粥、當季蔬菜、米飯與鍋物、小菜、茶與甜點,兼顧風味與健康。正式的寺院飲食套餐「法食」亦值得嘗試。

寺院寄宿宣傳館(템플스테이 홍보관)

11.7Km    2022-09-14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郵政局路56

寺院寄宿宣傳館是提供韓國寺院寄宿與寺院飲食相關資訊及服務,讓所有國內外觀光客輕鬆找到所需資訊之處。此外,這裡也有與僧人茶談、轉印佛經體驗、傳統文化體驗等活動,方便外國遊客在此體驗韓國佛教文化。

鐵路辣炒年糕(철길떡볶이)

鐵路辣炒年糕(철길떡볶이)

11.7Km    2024-01-31

首爾特別市西大門區忠正路35-6

恰如其名,位於忠正路站附近的鐵路旁,以辣炒年糕愛好者朝聖地著稱。雖已傳承至第二代,卻仍維持著舊貌,夠感受歲月痕跡的舊招牌與外觀讓人倍感親切。這裡的辣炒年糕有別於近來熱門的湯式辣炒年糕,帶黏稠感,辣中帶甜的醬料充分滲入Q彈年糕之中,搭配炸物與炸餃子尤其美味。除了令人憶起童年的辣炒年糕之外,不妨加點血腸、魚板與海苔飯捲,大快朵頤一番。座位則以能看見鐵路的戶外座位為佳。

風景[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풍경[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風景[韓國觀光品質認證/Korea Quality](풍경[한국관광 품질인증/Korea Quality])

11.7Km    2023-08-02

首爾特別市 鐘路區 成均館路 32-6
+82-10-7103-6993

風景是一間位於成均館對面的韓屋傳統民宿,外牆上的綠松壁畫非常優雅美觀。為了方便外國旅客,風景提供了有床鋪的房間,還有廚房和餐桌可以使用。早餐通常是吐司,如果客人想要住兩天以上,就會提供精緻的韓式料理。冬季到訪,還能喝到主人親自沖泡的傳統茶飲。 

[事後免稅店] Asin(아신)

11.7Km    2024-05-10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街50-1 1樓

-

Dining in Space(다이닝 인 스페이스)

11.7Km    2021-09-02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栗谷路83

Dining in Space是能一邊欣賞窗外昌德宮的風景,一邊享用法國料理的餐廳。

智異山(지리산)

智異山(지리산)

11.7Km    2021-07-09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14街30
+82-2-723-4696

當大家逛久了充滿韓國文化氣氛的仁寺洞,想要吃點韓國傳統飲食的話,何不來嚐一嚐智異山提供的韓定食料理。乾淨的外觀和以木頭製成的招牌,讓人印象深刻。智異山有名的是豆類料理。豆渣大醬湯、嫩豆腐湯等皆以每日現做的豆腐所製成,使用海水當滷汁,味道獨特。新鮮入口的豆腐風味極佳,時常高朋滿座。辛奇(Kimchi)、雜菜、黃瓜、涼拌海帶、蓮藕冷盤等等的小菜,搭配大醬湯和豆渣鍋,即成一桌豐盛料理。即使是外國人,對這樣的料理皆能接受。除了智異山定食之外,還有海膽湯、黃太魚湯等多樣的料理可供挑選。另外吸引人一點的是,智異山餐廳經過改良的韓屋式建築。內部透過玻璃天井的設計,引入外部的陽光。坐在窗邊的位子,可以一邊沐浴在陽光下,一邊享受美好的用餐時光。

嫘祖(뉘조)

嫘祖(뉘조)

11.7Km    2025-02-13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仁寺洞14街27
+82-2-730-9311

位於仁寺洞的韓定食餐廳,供應利用數百種野草製成的套餐。餐點以南瓜粥與水蘿蔔辛奇揭開序幕後,送上涼拌野草、生菜、煎餅、辛奇、白切肉、菜根糊等等基本料理,以及飯、湯與野草酵素。

Congdu(콩두)

11.7Km    2014-03-19

首爾特別市中區德壽宮路116-1
02-722-7002

Congdu是家位於德壽宮路文化財建築物裡的摩登韓式餐廳,可俯瞰德壽宮內的優美庭院,並提供以韓國傳統醬料所製作的美味料理。

一民美術館(일민미술관)

一民美術館(일민미술관)

11.8Km    2022-09-27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世宗大路152

為遵循平生致力於輿論與文化振興的一民金相万先生(前東亞日報榮譽會長)的遺志,一民美術館由一民文化財團成立經營。一民美術館位於東亞日報的舊址,原為一民文化會館,1996年12月登記為一民美術館。2001年全面整修更新後,於2002年2月以擁有2個大型展示室與一民收藏室面貌重新開館。整修後玻璃與鋼鐵的藝術性,將光化門街道與美術館內部相連,可看出一民美術館想成為當代美術館的指向。只要一走進新建的入口,馬上就能將整層一目了然,也有幫助民眾快速抵達目的空間的服務區。

一民美術館內收藏有從高麗到近代的一民收藏品約430餘件,以及東亞日報委託收藏品1千2百多件,還有現代美術作品1百多件。一民收藏品為一民先生生前收藏的陶瓷器與書畫等,大部分作品皆淡雅樸實而美麗。東亞日報收藏品為東亞日報、新東亞、女性東亞等的插畫,是反映時代輿論狀況的重要資料。館內的現代作品則以社會氣息濃郁的作品為主,可以明顯看出做為當代美術館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