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Km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金山面母岳15街
+82-63-540-3867
坐擁金山寺、歸信寺、水王寺、大院寺等的母岳山高795.2公尺,聳立於金堤平原東側,可一覽湖南平原。1971年被指定為道立公園,屬於湖南四景之一,風光秀麗,國寶與寶物等文化財散落其中。特別是百濟法王元年(599年)興建的金山寺,寺內保有10餘件類型不一的重要文化財,可欣賞卓越的佛教藝術。穿越母岳山後,東南側半山腰坐落著大院寺、水王寺等寺廟,西側則有歸信寺,金山寺入口的金坪水庫適合作為釣魚地點。
母岳山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彌勒信仰的據點,連同甑山教總部,在30~40年代為各種新興宗教集團的聚集地點。根據記錄顯示,母岳山麓包括大院寺、歸信寺與水王寺等寺廟在內,曾有80多座庵堂。若要登山,須行經金山寺,沿著深源庵後面的脊線一路攀登。每逢春季,杜鵑布滿山頭,可一邊賞花一邊登山。從山頂可眺望金堤平原與萬頃江,甚至還能遠眺全州市與雲長山。從停車場到一柱門的櫻花隧道蔚為壯觀。
12.9Km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金山面宇林路188-13
位於金堤市金山面清道里的by chance設有精心妝點的庭院與能欣賞沁涼噴泉、悠閒休息的空間。帶著狗狗前來時可選擇戶外座位,與心愛的狗狗一同度過愜意時光。店內以窯烤披薩著稱,招牌品項為窯烤戈貢佐拉披薩,富嚼勁的餅皮讓披薩嚐起來美味無比。除此之外,還有無花果、地瓜、義大利辣香腸、瑪格麗特等多種口味,或者也能選擇兩種口味的雙拼窯烤披薩。
※寵物友善店家
13.0Km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井邑市山內面梅竹里571
九節草公園所在地自古以來被稱為望景臺,2003年被改造為體育公園,2006年再搖身一變,成為九節草主題公園。擁有秀麗湖邊景觀的玉井湖最上游,在整體廣達12公頃的公園面積內,約有5公頃皆為生長在松林間的九節草自生地。美麗的景觀與環境,使這裡成為備受附近居民喜愛的散步兼休息處。
13.3Km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井邑市井邑詞路541
+82-63-539-6776
井邑詞公園位於全羅北道井邑市市其洞。井邑詞是5個百濟歌謠之一,也是用韓文字紀錄的歌謠中年代最久遠的。公園裡有著如同井邑詞的歌詞中描述,某個百濟女人每天盼望丈夫回家而變成石頭的望夫石。另外還有以井邑詞歌曲碑為主的祠堂、井邑藝術會館、井邑詞國樂院、市立圖書館、戶外公演場等。1996年12月,在公園內設立了以花崗岩製造,高2.5m的望夫像。望夫像是以百濟女人穿著略長的韓式短外衣、頭髮中分向兩旁盤起、兩手在胸前互握的樣子打造。為了讚揚女人在祠堂等丈夫等到變成石頭的婦德,每年都會舉辦祭禮。
13.4Km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井邑市井邑寺路541
+82-63-539-5203
井邑流傳有1400餘年前,百濟女人崇高的愛與婦德的井邑詞。井邑同時為歌詞文學最早的作品-賞春曲的發源地,亦是全羅右道農樂、東學農民運動的發始地。大自然景觀也是井邑相當自豪的一部分。擁有無可比擬的楓葉美景的內藏山,將大自然與歷史相結合,形成美好的都市與環境。
在這裡,為表揚井邑詞女人們的崇高婦德,並促進訪客前來內藏山賞楓,每年秋季都會舉辦井邑詞文化節,歡迎訪客一同熱鬧熱鬧。
13.9Km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金山面清道6巷40
+82-63-548-0917
歸信寺是676年由義相大師(新羅時代的僧侶)所建,當時被稱為國信寺,以新羅時代的話轉成現在的名字。1592年後因壬辰倭亂而燒毀,1873年時重建。現在所留存下來建築物有指定為寶物第826號的大寂光殿、冥府殿、山神閣、寮舍齋等,主要的文化財有歸信寺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62)、供奉大師或僧侶舍利的墓塔-歸信寺浮屠(地方有形文化財63)、背上背著男根石看向西方俯臥的獅子像-歸信寺石獸(地方有形文化財64)。
13.9Km 2024-04-07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扶梁面龍城1街24
+82-63-540-3934
位於全羅北道金堤市扶梁面龍城里的趙廷來阿里郎文學館,於2003年5月16日正式開館,是能透過作家趙廷來的大河小說《阿里郎》,進一步了解金堤歷史之處。
在1樓的第1展示室可以看到被堆得高高的,作家耗時整整五年親筆寫下的《阿里郎》小說原稿;第2展示室則展出作家趙廷來老師的取材手冊、筆記以及日常生活用品;而在第3展覽室,則可認識到身為作家的趙廷來老師的另一面,感受其日常生活。此外,於金堤碧骨堤,還設有阿里郎文學碑。
13.9Km 2025-07-02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碧骨堤路442
+82-63-540-3037
在韓國這個難以看到無垠地平線的國家,金堤的地平線以獨特且壯麗的風景著名。每年秋天,當田野被染成金黃色,金堤就以天空與大地交會的地平線為主題舉辦金堤地平線節,大幅宣傳作為金堤特產的米,並傳承傳統農耕文化。夜間登場的火炬遊行是慶典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在史蹟碧骨堤中央的巨大雙龍造景前上演的精采表演,更讓人能充分感受到華麗又熱情的慶典氛圍。在慶典會場各處也會進行割稻、脫粒等農活相關體驗,還有抓蚱蜢、坐牛車等懷舊鄉村體驗。
[備註] 碧骨堤
建於百濟時代的人工水庫,可從中看出祖先的智慧與舊時農耕文化。超過3公里長的堤防上建有5座水門,可在必要時洩洪,以灌溉農田。
13.9Km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扶梁面碧骨堤路442
韓國首度興建的舊水庫重修碑與堤防,之後在新羅元聖王6年(790年)、高麗顯宗及仁宗21年(1143年)加以修築,並在朝鮮太宗15年(1415年)重新築造,1420年(世宗2年)因暴雨沖刷而毀壞。
如今遺址上只剩下約3公里長的一直線堤防,1925年「東津土地改良合作社」將堤防改建為農業灌溉所需的水路,使其原貌幾近喪失。堤防的北側可見朝鮮時代在重修碧骨堤後,為紀念該事蹟而豎立的石碑,但磨損嚴重,上頭文字難辨。
1975年發掘並調查了2處用於調節水庫水量的水門所在位置,結果發現其在興建當時曾經利用了高水準測量技術的大規模工程。碧骨堤不僅僅因是韓國首座水庫而具有深遠意義,從當時已擁有可建造水庫的卓越土木技術這一點來看,也是為韓國科學技術史上提供劃時代史實的古蹟。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有多處景點,包括能了解古代農耕文化的農耕文化博物館、農耕史主題館及體驗館、展示韓國東洋畫畫家羅相沐作品的碧川美術館等,可順道參觀。
※寵物友善景點(所有犬種),但務必佩戴牽繩
14.0Km 2024-04-06
全北特別自治道金堤市扶粱面碧骨堤路442
曾是韓國最大也最佳的水利設施(水庫)的碧骨堤(史蹟),目前園區內僅留存有堤防與5座水門中的1座。碧堤骨農耕博物館內展有與種稻相關的文物250多件,園區內還設有能直接體驗水利設施的體驗場。